徜徉书中,犹如在森林里行走。
北大校长说过一段话:“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没有白读的书,你所触动的文字会在不知不觉中帮助你了解这个世界,也会悄悄帮你擦去脸上的肤浅和无知书和便宜。”
看到书中这样描写到“每到黄昏时,我们在额尔古纳河上燃起篝火,吃烤鱼。我们把狗鱼喂给猎犬,将大个儿的哲罗鱼切成段,撒上盐,用桦树枝穿上,放到篝火中旋转着。很快,烤鱼的香味就飘散出来了。”看到这么有画面感的文字,你会无动于衷吗?尤其是对于一个很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悠闲生活的人来说,太向往这样的生活啊。劳累了一天,在黄昏时刻大家每天这样在一起,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多欢乐啊!
看一年四季森林的变化,每一个季节的森林都是美如画。春夏季是绿色的,秋天是金黄色的,而到冬天则是银白色的。
驯鹿的生存是他们不断迁移的主要缘由。
在这个书中经常有描写驯鹿的场景。驯鹿的食物是苔藓和蘑菇,当一个地方的苔藓和蘑菇被驯鹿吃光了,他们就不得不做出大搬迁的决定,要不驯鹿会自己去寻找这些食物而走丢,这样就会让游牧民们找的很辛苦。所以为了驯鹿,他们会不断迁移,找到适合驯鹿生存的地方再驻扎下来。每一次迁移到一处,森林里的景色也会不同。如这样一段:北部森林的秋天,就像一个脸皮薄的人,只要秋风多说了它几句,它就会沉下脸,抬腿就走。才是九月底,从向阳山坡上海可以看到零星开放着的野菊花。
有血有肉的游牧生活,让我们看得荡气回肠。
一群有血有肉的鄂温克族人,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生活中,经历悲欢离合;经历生老病死;经历各种突如其来的灾难……但他们依旧积极面对每日的生活,尤其是看到身为萨满的妮浩一次又一次为了把别人从生死边缘拉回来时,就要失去自己的孩子时,读者必定也会跟着一起心痛万分,与妮浩一起沉浸在悲伤中。
随着时代变迁,改变这群游牧民的生活环境和习惯,年老的游牧民都相继离开这个他们生活了一辈子的森林,而年轻的一代,他们跟随改革的脚步,住进了山下的房子里,结束了游牧生活,这看起来是历史的文明的进步,却也让人感到无奈与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