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生命不能承受之痛——《活着》

2024-12-29 09:16:05

《活着》讲述了福贵的一生,富家少爷福贵嗜赌成性,最后赌光了家产。


贫困之中,因为母亲生病,在福贵为母亲求医的路上,又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后来被解放军俘虏,放他回了家。结果回到家中,母亲已因病逝,妻子家珍独自将一双儿女拉扯大,女儿在一次意外中变成了哑巴,儿子尚且活泼机灵。本以为这次大难不死是必有后福,但是悲惨的人生却才刚开始上演。


作为一个冷酷的作者,余华不动声色地让我们跟随他的冰冷笔调,目睹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继而又假惺惺地给我们一点点美好的希望,让有庆得到长跑第一名,让凤霞嫁了人怀了孩子,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有了简陋的欢乐。然而就在我们以为噩梦不再萦绕他们的时候,余华丝毫没有犹疑,他铁青着脸让自己的角色们迅速以各种方式死去,毫无征兆,近乎残忍。


用余华自己的话说,《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自己生命的友情,讲述了人如何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事物。

余华在小说中用个人化的视野代替“全民”视野,他说“历史是已经消失了的存在,了解历史真相,有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野史传说、民歌、家庭谱系、个人回忆录等形式保存下来的历史信息,民间常常将历史信息深藏在隐晦的文化形式里,以反复出现的隐语、象征、暗示等,不断唤起人们的集体记忆。”小说中的福贵就是集体记忆的象征,他只是个被极端化的小人物罢了,他的经历也不过是那个年代万千亲历者经历的缩影罢了。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他成了那些年代心酸苦难的代名词。福贵结局的悲剧性,与其说是来自无法避免的命运,不如更确切地说是来源于历史的原因。纵向流变的中国历史,好像一条河,从远古流到当今,每个人都只能是历史洪流中的小飞尘,被裹挟在历史的洪流中,无能为力罢了。


《时代》周刊评论这本书写到:中国过去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而至的打击或许令读者无从同情,但余华至真至诚的笔墨,已将福贵塑造成了一个存在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