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间看到董宇辉的演讲,惊艳于他的绝佳口才与深入人心的故事讲述,他讲到他最大的爱好便是阅读。
这次演讲中,他建议年轻人不知前路在何处时就去阅读,此外他强烈推荐了一本书,来自国内女作家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在不了解额尔古纳河之前,光看书名还以为是哪个外国作家写的散文,看完后被迟子建老师笔下的额尔古纳河之景深深打动。
如果你在此之前喜欢拜读作家李娟的作品,那么相信这本《额尔古纳河右岸》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流动的优美文字
《额尔古纳河右岸》以九十几岁的老酋长夫人的视角讲述了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人们身上发生的一系列动人故事。
读过太多小说,常常被作者在其中埋藏的深意和复杂文字弄得转不过弯来,就像走不出的迷宫,还未找到出口就遇到下一个路口。
于是,难免对这些作者的作品深恶痛绝。
恰好,迟子建的文字是通俗易懂的,在这份简单中也能感受作者飞扬的文采与温柔的笔触。
优秀的文字是流动的,与作者一起奔赴她定制的专属梦境。
曾听人说,写作便是在文字中讲述自己理想中的故事,打开《额尔古纳河右岸》就是打开另一个世界,那里住着森林、雪花、白桦树、还有驯鹿......作者用简单而优美的笔触,讲述着额尔古纳河右岸这一世外桃源发生的奇妙故事。
当她望见大山时,我们眼见世界的苍茫;当她迎面清风时,我们触到阵阵微凉;当她感受死别,我们听见她心中的花朵一瓣瓣凋落......正是如此,文字的生命力便悄然发生了。
迟子建的笔触带着她女性特有的温柔,像山谷间传来的清风,温柔而有力量。
作者将整本书分成四个章节,它们的标题分别是《清晨》《正午》《黄昏》和《半个月亮》,各自对应着酋长夫人的少女、成年、中老年和最后阶段。
她笔下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像是世外桃源般,人们在这里狩猎,养驯鹿,产生爱情,经历死别,与森林中的树木在一起,与森林中的动物们在一起,在歌声中享受幸福,在痛苦中感受人生。
精湛的写作技巧
对于文字工作者而言,《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本优秀的创作标本,被她文字底下的力量所震撼的同时,可以学习迟子建精湛的写作技巧。
翻开全书第一段已足够令人被作者文笔打动,关于逝去的岁月她写道:“它们就像我身下的已被磨得脱了毛的狍皮褥子,那些浓密的绒毛都随风而逝了,留下的是岁月的累累瘢痕。”
当作者描绘景物时,她善于运用自然且贴切的拟人手法,于是景物生动得就像此景在自己眼前发生。
“太阳每天早晨都是红着脸出来,晚上黄着脸落山,一整天身上一片云彩都不披。炽热的阳光把河水给舔瘦了,向阳山坡的草也被晒得弯了腰了。”
“雨停了,西边天上飘荡着几缕橘红的晚霞。如果说夕阳是一面金色的鼓的话,这些晚霞就是悠悠鼓声了。”
“清新的空气和这突如其来的绿树,就像朝我跑来的两只温柔的小猫,它们伸出活泼而又湿润的舌头,一左一右地舔着我的脸颊,将我的困乏一扫而空。”
《额尔古纳河右岸》在描写人物心理时是十分动人的,书中有这么一段:“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我这辈子是伴着星星度过黑夜的。如果午夜梦醒时我望见的是漆黑的屋顶,我的眼睛会瞎的;我的驯鹿没有犯罪,我也不想看到它们蹲进“监狱”。听不到那流水一样的鹿铃声,我一定会耳聋的;我的腿脚习惯了坑坑洼洼的山路,如果让我每天走在城镇平坦的小路上,它们一定会疲软得再也负载不起我的身躯,使我成为一个瘫子;我一直呼吸着山野清新的空气,如果让我去闻布苏的汽车放出的那些“臭屁”,我一定就不会喘气了。我的身体是神灵给予的,我要在山里,把它还给神灵。”
其实下山后她的眼睛真的会瞎掉吗?耳朵会聋吗?会变成瘫子吗?会喘不过气吗?都不会,作者通过自我安慰的方式让自己理直气壮地留在山中。
书中从始至终贯穿着她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热爱,在山里度过了近百年后身边的人都选择下山回到社会生活,而她始终不愿离去。
关于人物的心理描写也常常一笔带过,却发出摄人心魄的回响。
当人们都选择下山时,唯有安草儿不懂得大家的做法,作者写道:“那时他的心里只有驯鹿的那只眼睛。”短短一句话,就将安草儿纯粹的内心诉诸笔下,他的心中满含着对驯鹿的疼爱与森林的守护。
而当描写爱情时,它们的纯粹与温柔更加动人。“父亲对母亲说,你放心吧,有你在,我的身体就是不想回来的话,我的心都不会答应的!达玛拉叫着,林克,我不能光是要你的心,我还要你的身体呀!我的身体和心都会回来的!父亲说。 ”
很多作者在写人物时,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不断侧重给人物加上各种各样的性格或心理描写,而在这本书中,有关人物的描写是简短而鲜明的。
神话般的生死议题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最不乏的就是对人物生与死的叙述,在书本的后半段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死去一个人物。
“如果是小鹿离开了,她还会把美丽的蹄印留在林地上,可姐姐走得像侵蚀了她的风一样,只叫了那么一刻,就无声无息了。”
作者从不忌讳写生与死的议题,在山里生活这样的事情随时都可能发生。也许只是外出狩猎,也许会被闪电击中,也许是在河中抓鱼,又或者路途上遇见猛兽....诸多人物在书中完成使命,而消失在作者笔下。
这一点在许多读者解读中有太多争议,而我认为这些关于生死的故事恰恰成就了整本小说更为惊艳的一笔,他们的生死让整本书的内容更丰富,叙述得也更自然。
“天上出现曙光的时候,我披衣起来,走到昨夜大家欢聚着的地方。结果我看到了三种灰烬:一种是篝火的,它已寂灭;一种是猎犬的,伊兰一动不动了;另一种是人的,母亲仰面倒在地上,虽然睁着眼睛,但那眼睛已经凝固了。只有她身上的羽毛裙子和她斑白的头发,被晨风吹得微微抖动着。这三种灰烬的同时出现,令我刻骨铭心。”
“我已经说了太多太多死亡的故事,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会死亡。人们都是从同一个地方出生的,死时却各有各的走法。”
作者精湛的文笔叙述了经历死别的一幕幕悲痛之景,而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任何一个人的死亡都让她更加坚强,更加看淡人性,也让书中的人物彼此更加珍惜。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有一个关键的人物身份那就是萨满,萨满在那个氏族作为神一般的存在,当人们遭受病痛久治不愈时,萨满就用他(她)惊天的力量来换回人的生命,当妮浩当上了萨满,每救一个人她就要失去一个孩子。
哪怕明知自己将失去一个孩子,也要去救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人。对于这件事很多读者有不同的解读,而妮浩自己对此也进行了解释:“可我是萨满,我没得选”。
书中穿插了许许多多神话般的故事,将里面的人物沾染上神话色彩。诸如萨满能让人起死回生;妮浩将铃铛吞下去又吐出来;伊万曾救过一条白蛇,而他死后它化作他的干女儿来参加葬礼等等。
每个主要角色光辉都照耀得整本书更值得一品,在书中我们看到了不同的女性,她们有的明媚如春光,有的坚毅如磐石,有的自由如清风,那么纯粹动人,又是那么令人印象深刻。
而书中的男性,有的如大山般胸怀广阔,有的如利剑般坚强,有的又如流水般清澈,他们光芒万丈在整本书结束后都萦绕着他们的余辉。
自然与人类的现实博弈
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生活就像是他们的一场梦境,当梦醒了,大家都被推搡着下山。
在九十岁老酋长夫人的眼中,这片土地贯穿了她的一生,“我这一生能健康地活到九十岁,证明我没有选错医生,我的医生就是清风流水,日月星辰。”文字赋予的超强代入感,让人再也没有什么可以阻止她继续在山野中生活的脚步。
当社会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在山中久居已经不再平常,人们将砍伐与杀戮的眼光投入这片森林,那些受惊的动物也不再拥有完全自由。
“我很想对他说,我们和我们的驯鹿,从来都是亲吻着森林的。我们与数以万计的伐木人比起来,就是轻轻掠过水面的几只蜻蜓。”
作者视角的愤怒就是所有热爱自然人们的愤怒,当生活在大山中的生活被打破,谁来对这些人负责?
书中最后一个章节的标题是《半个月亮》,这半个月亮映射着老酋长夫人在如今自然与人类关系中的无奈,她满怀忧伤也无能为力。
“月亮升起来了,不过月亮不是圆的,是半轮,它莹白如玉。它微微弯着身子,就像一只喝水的小鹿。月亮下面,是通往山外的路,我满怀忧伤地看着那条路。”
当一本小说赋予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议题,这很难不成为佳作。
《额尔古纳河右岸》不仅有风景,有故事,有爱,还有自然与和平,仅拜读一次便足够震撼,多读几次更为此潸然。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董宇辉强烈推荐这本书的原因。一千个人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在《额尔古纳河右岸》总有一阵来自山谷的清风,吹到我们的心中。
遇见一本好书,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倘若我们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不妨在这本书中感受一场世外桃源般的惊奇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