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史铁生这本书里面醍醐灌顶的10句话,你再也不会觉得生活苦了

2024-12-20 10:17:25

书名:《病隙碎笔》

作者:史铁生


经常看到有博主说,要是觉得生活不幸就去读史铁生。

史铁生的苦难确实是普通人难以体会到的。

21岁瘫痪,随后又患上肾病,之后又得了尿毒症。

上天对他的苦难超越了常人,可这种痛苦并未打败他,反而让他成为了一个优秀的作家。

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说,苦难可以升华一个人的精神,我想史铁生就是这句话最好的证明。

身患尿毒症透析的过程对于一般人来说光是忍受这种折磨就花光了所有力气,可他还在生病期间写下了这本《病隙碎笔》。

这是一本长篇散文,记录的是作者对生与死、爱情与残缺、苦难和信仰、写作与艺术等的思考和解答。

书中这10句话,读来发人深省。

01 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P2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有些东西就被固定住了,不像下象棋还可以悔棋。

虽然人生和“戏剧”一样,充满了矛盾和冲突,演员的角色不可更改,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演绎。

02“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加一个“更”字。P5

人总是会这样,没饭吃渴望有一个馒头;有了馒头渴望有点菜;有了菜渴望有肉。。欲望是没有尽头的。

史铁生说自己刚坐轮椅,觉得昏天暗地。

等生出褥疮又觉得坐着多舒坦,后来患了尿毒症无法思考的时候,又怀念往日清醒的时候。

对于健康而言,没有更好,只有更坏,生命中每一刻都是余生最好的时光。

爱护,享受,现在,当下,眼前每一刻,可以自由呼吸,大口吃饭,快步走路的日子。

03 人不可以逃避苦难,亦不可以放弃希望--恰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上帝存在。命运并不受贿,但希望与你同在,这才是信仰的真意,是信者的路。--p10

《活出生命的意义》书中有句话:“苦难、厄运和死亡是生活不可剥离的组成部分。没有苦难和死亡,人的生命就不完整。”

既然无法改变,那就带着希望,笑着面对。

命运有时候调皮,会开玩笑,但是希望是信仰,只要有希望,未来就有无限可能。

04 所有的种子都想发芽,所有的萌芽都想长大,所有的思绪都要漫展,没有办法的事。把弱者都聚拢到一块儿去平安吧,弱者中会涌出强人。把强人都归堆到一块儿去平等呢,强人中会沉淀出弱者。--P46

作者这里是在阐述尼采的权力意志。

万物都有强弱属性,这是生命的特质。一同割完草的草坪,总会长得层次不齐;一样的春天花总是绽放的有早,有迟。

矮子里面有将军,强中自有强强手,不必太过介怀,做最好的自己就好。

05 白昼的清晰是有限的,黑夜却漫长,尤其是心流所遭遇的黑暗更是辽阔无边。P96

阳光能照耀到的时光总是会少于黑暗,就像一个人闪耀的时刻总比灰暗的时刻少。

台下十年功,台上十分钟。

花儿们积蓄一个冬天的力量,绽放的只有几天,甚至几个小时。


人心在遭遇磨难时候所要经历的挣扎总是很艰难,像个黑洞一样,需要很多力气才能爬出来,但是只要爬出来了就是天地广阔,雨后彩虹。

06 生命的意义本不在向外的寻取,而在向内的建立。--p100

这句原话是弗兰克《生命的意义》中所述:生命的意义不是被给予的,而是被提出的。

生命存在本身就具有意义,但人活着总喜欢问更多的为什么。

每个人想要的答案都只能自己去探索,去寻找,去思考,去得到。

人说到底,是在向内生长,就像杨绛说的那样:“我们曾经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从容与淡定。我们曾如此渴望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自己,建立自己,成为自己。

07 打个比方:一棵树上落着一群鸟儿,把树砍了,鸟儿也就没了吗?。。。不,他们在别处。倘人间困苦从未消失,人间的消息从未减损,人间的爱愿从未放弃,他们就必定还在。P168

这里作者在论述肉身陨落,灵魂犹存。

像梵高的“向日葵”,贝多芬的“命运”,尼采的“如是说”这些都是他们身体陨落,灵魂思想存在的证据。

08 贫穷的并不都是因为懒惰,富有的也未必全靠着勤劳,相反,巧取豪夺也可致富,勤劳本分也有受了穷的。P218

身边有些人其实很勤奋,但是他们过得并不富裕。

究其原因,自身局限性,家庭环境的影响等等一系列复杂的因素综合的结果。

就像托尔斯泰那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富裕的人都是相似的,要么父母本身有钱,要么自己有追求,通过打拼变得富有。

但是贫穷的原因却五花八门。


09 这天之深远,地之辽阔,万物之生生不息,人之寻求不止的欲望和人之终于有限的智力,从中人看见了困境的永恒,听见了神命的绝对,领悟了:唯宏博的爱愿是人可以期求的拯救。P235

作者表示,宏博的爱愿是人性的升华;是人超越其他动物的独具智慧。

人类得以生存延续,就是因为人类拥有生生不息的爱和希望。

10 在逻辑的盲区,或人智的绝地,勿期圆满。但你的问,是你的路。你的问,是有限铺向无限的路,是神之无限对人之有限的召唤,是人之有限对神之无限的皈依佛教。。。自从我学会了寻找,我就已经找到。P244

每个人的一生就像史铁生这本书一样充满了十万个为什么,可是这些问题也并不一定都能得到圆满的解答。

探寻为什么,找寻自己内心的出口,本身就是从世俗的洪流中站了出来,在无限广阔的旷野中探索。

学会了寻找,开启了精神世界的大门,你的人生就依然到了旷野。

写在最后:

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说,“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俞敏洪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因为肺结核休学一年,但是他并没有因为生病而懈怠,一年读了几百本书,其中包括很多英文原著,这也为他以后做英语培训打下了基础。

史铁生被命运摁在地上摩擦,残疾不是他的选择,但他选择一边自嘲自己的职业是生病,一边用文字去探索世界,不让厄运摧垮自己。

人生之路,本身就带着苦难和困惑,就像不是每一朵花都结果一样,每一个问题不一定都有答案,但我们可以选择答案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