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不喜欢读的名著就是《老人与海》,一个老态龙钟的干干巴巴的老头儿,捕鱼失败了的故事。为什么会成为一本名著?
(《老人与海》插图 )
这本书不像《追忆似水年华》一样枯燥乏味,初版甚至仅仅只有26531个单词。
海明威文笔简练,福克纳曾经调侃他:“从来不用那些需要读者查字典的词”所以这本书也没有《喧哗与躁动》、《尤利西斯》般艰深古奥。
诺贝尔奖评价:“这个故事是一曲颂歌,他提倡哪怕结果一无所得,也永不屈服的奋斗精神,赞扬失败之中的道德凯旋”
听上去不过就是中学语文教参上老生常谈的“永不服输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不过是“笼子里关不住”的肖申克。曾有人与我有相似的困惑。
(青年时代海明威,我又可以了!!!)
发现“海明威有着一种强烈的愿望,试图把自己对于事物的看法将强加于我们,以便塑造出一种硬汉的形象……他在梦幻中胜利之时,必定会出现完全的胜利,伟大的战斗,圆满的结局。”说实话,如果只是想要一点不服输的刺激读小说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巨大而美丽的马林鱼)
我有一段时间总是觉得这本书被高估了,直到发现张爱玲竟然爱他。
张爱玲说:“我对海毫无好感,在航海的时候我常常觉得这世界水太多,我最赞成荷兰人的填海,捕鲸,各种危险性的运动,我对这一切完全不感兴趣,所以我也觉得诧异,我会喜欢《老人与海》这是我在国外书籍里最挚爱的一本。”
张爱玲是一个悲剧作家,爱写命运如何捉弄人,即便《倾城之恋》这样看似终成眷属的故事,也有一个酸涩逼真的结局:“范柳原现在从不跟他们闹玩了,他把俏皮话省下来给旁的女人说,那是值得庆幸的好现象,表示他完全把她当做妻子看,然而白流苏还是有一点怅惘。”
显而易见,张爱玲不会是什么“乐观主义”的拥趸,能吸引她的一定是其他东西。我怀着这样盲目的崇拜重读这本书。发现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做作硬汉的故事,相反的是,它是一部充满柔情的悲剧。
硬汉语录“好汉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
这种具有强烈攻击性和煽动性的语言,使读者很容易被当中的故事所吸引。
几页之后,老人与成群结队的鲨鱼搏斗,无力阻止伟大的战利品那条18英尺(5米半)长的其余被吞噬的只剩骨头。“他终于知道他被打败了,彻底的打败了……万念俱灰,回到床尾,发现半截舵柄上还能插进船舵的孔,让他可以掌握方向,他几乎麻木了。”
(海明威)
我长大后曾无数次重读《老人与海》此书中真正的主角并不是老人,而是让他衰老、疲惫、病痛、贫困,让他等待84天却一无所获;让他遭遇鲨鱼围攻,一夜失去所有;让他的大鱼变成嶙峋白骨的命运之手。
这当然是个好故事,货真价实的好故事。
而且它和捕鱼其实根本毫无关系。
没有人能证明海上发生的一切,证明存在过如此巨大而美丽的马林鱼,证明那些曾经发生过的艰苦卓绝的搏斗。
人生中有许多这样的时刻,没有人见证你的努力和付出。于是你在旁人的猜忌和嘲笑之中,而且并没有人可以倾诉,甚至也无从诉说。在很大程度上这才可能是人生的常态。
所以说他是一部柔情的悲剧,圣迭戈年轻时曾去过非洲,亲眼看到狮子在夜晚的沙滩漫步,后来这些狮子频频出现在他年老的梦里。这些狮子既不威风,也不孤独“他们像小猫般在暮色中玩耍,他热爱它们,如同他热爱那男孩。”
小说结尾:圣迭戈睡得香甜,男孩在旁边看着他,老人正梦见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