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要引导学生要能在阅读中与人物共情,对人物的性格,思想,所作所说所为,能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老师还要启发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作者写人物、写故事的方法,学会欣赏书中优美的语句。
还要告诉学生作者在书中想要表达的思想……总之一本好书,就像一锅营养丰富而全面的大菜,需要学生慢慢咀嚼,慢慢消化,慢慢吸收。

《草房子》就是一道有名的“ 大菜”,小学生必读课外书,特别唯美的经典儿童小说,相信只要学生能读完这本书,必会丰富学生的情感 世界,书中各具特点的人物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草房子》中人物较多,为了能帮助学生全面地了解一个人物的性格变化 ,成长过程,要有引读的方法。

我们一定要善于将书中人物的故事整合起来,感受人物完整的成长过程,这样才能真正走进人物。品味语言时要善于扣住关键句段,入情入境地读,读读想想,还可以圈圈注注,这样你才能和人物共悲欢,才能读出自己的思想。
比如现在,我们要了解秃鹤,我们在通读全书后,可以将书中描写秃鹤的内容,联系起来阅读,体会,概括。
师生一起整理出秃鹤的成长路线。

读书卡片出示:
(一)
上三年级前,秃鹤一直生活得很快活。有人叫他秃鹤,他会很高兴地答应的,仿佛他本来就叫秃鹤,而不叫陆鹤。
有人一定要摸,那也可以,但得付秃鹤一点东西;要么是一块糖,要么是将橡皮或铅笔借他用半天。
你觉得这时的秃鹤有着什么样的性格,心里想些什么?( )。
(二)
上三年级时,秃鹤的头现在碰不得了。谁碰,他就跟谁急眼,就跟谁玩命。人再喊他秃鹤,他就不再答应了。
你觉得这时的秃鹤,心里想些什么?( )。

(三)
秃鹤就坐在凳子上,一声不吭地让父亲用切开的姜片,在他的头上来回擦着。父亲擦得很认真,像一个想要让顾客动心的铜匠在擦他的一件青铜器。秃鹤很快就感到了一种火辣辣的刺痛。但秃鹤一动不动地坐着,任由父亲用姜片去擦。
为了长头发,秃鹤怎么做,怎么想?( )
(四)
秃鹤不肯起来,泪水分别从两眼的眼角流下来,流到耳根,又一滴一滴落在泥土上,把泥土湿了一片。
秃鹤没有再戴那顶帽子。秃鹤与大家的对立情绪日益强烈。秃鹤换了念头:我就是个秃子,怎么样!
长不出头发,秃鹤( )。
(五)
当表演进行了大约三分之二,整个过程已进入最后一个高潮时,一直面孔庄严的秃鹤,突然将头上的帽子摘掉,扔向远处。那是一顶黑帽子,当它飞过人头时,让人联想到那是一只遭到枪击的黑乌鸦从空中跌落下来。
汇操中,秃鹤( )。

(六)
他完全被笼罩在热气里。偶尔吹来一阵大风,吹开热气,才隐隐约约地露出他的身体。谁也看不到他,他也看不到别人。秃鹤觉得这样挺好。他就这么坐着看,让那湿润的热气包裹着他,抚摸着他……
因报复,秃鹤( )。
(七)
他将大盖帽提在手里,露出头,就当纸月在场,驴拉磨似地旋转着,数着板。那个连长出现时,是在夏日。秃鹤就是按夏日来打扮自己的。但眼下却是隆冬季节,寒气侵入肌骨。秃鹤不在意这个天气,就这么不停地走,不停地做动作,额头竟然出汗了。
文艺汇演中,秃鹤( )。

(八)
秃鹤用嘴咬住指头,想不让自己哭出声来,但哭声还是抑制不住地从喉咙里奔涌而出,几乎变成了号啕大哭。
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演出后,秃鹤( )。

教师带领学生品读这些语句,从中感受秃鹤的思想,感受秃鹤的成长过程,感受语言的精妙。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想法,最后,大家陪着秃鹤一起长大了,长成了月光下最英俊的少年。
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品读桑桑,纸月,杜小康……
这样,你会发现书中的人物立体地活灵活现出现在学生的生活中,扎根在学生的心田中,真正完成有效地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