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年前的书本,结果破了
最初接触到这本书的时候,是在初二,那个时候记得只是为了完成一下老师的任务而已。
没错,就是任务,因为那个时候的语文的期末考试是有名著阅读题的,而这一本刚好是那个学期的重点。
起初,没有什么感觉,若说有,也只是一点点高兴,毕竟相比较于之前看过的《傅雷家书》,《艾青诗集》这一类而言,犹如童话般的开局和丰富直白的故事更能吸引我。
后来慢慢的,心态开始逐渐改变,逐渐被里面的人物吸引。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的话 嗯 是“美!”
当然,不是指文字上的优美婉转,而是一种真实美。
主角桑桑,他会在纸月被纠缠的时候挺身而出,会充当老师蒋一轮和白雀姐姐传信的“通讯员”,也会在杜小康困难的时候卖掉自己的鸽子帮助他。
但是除此之外的,他会因为陆鹤的帽子抢走了他的风头而抢走帽子扔到了旗杆那里,会逃避自己的责任。会因为传递的信坏掉而直接扔掉。
他是善良的,但在这善良之中,也充斥着无法被称之为童真的恶意。
善与恶的交汇,构成了他这样一个立体的,真真正正的人!
而且,我所看见的还有现实的真实感。
他是一本儿童读物,但是却没有绝绝对对的happy ending 的结局。
蒋一轮和白雀,两情相悦的两人因为桑桑的一次失误而彻底失去了在一起的机会。
撑过了暴风雨后的杜小康和杜雍和因为鸭子吃掉了别人的鱼苗而再一次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当初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一阵揪心,我清楚地记得白雀离开时把所有的信留给了桑桑。
“这些信,过去从来不属于你,现在我把他们交给你了,等你长大后再看,那个时候,你就可以看到明白,那里面,有你的白雀姐姐!”
那里面,有很多很多人,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成长和转变。
我记得,细马在邱二爷走后,下定决心要为母亲盖一间大大的房子。
记得,杜小康在暴风雨里,怀着一颗一定可以找到的心,找到了剩下的十几只鸭子。还有的,他在回到油麻地的时候,不怕别人的笑话在校门口那里摆着摊。
老师看着他说的话“油麻地以后最有出息的孩子,就是杜小康。”
记得,在桑桑得了重病的时候,桑乔揭露了自己一直掩盖的真相,拿着猎枪带着桑桑去打猎,去满足他的愿望。
还有温幼菊,最后一章之前,她是一个温柔的女老师,是桑桑最喜欢的女老师。
最后一章“药寮”中,她和桑桑讲述了自己的奶奶,那一段,我记得有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十七岁那年,我考上了师范学校,也就是那一年秋天,奶奶走了,奶奶活了八十岁,奶奶是为了我,才活到八十岁的!奶奶临走前,抓住我的手,她已经说不出话了,但我从她微弱的目光中,依旧听到了那两个字‘别怕’”。

这页真的是我印象最深的一页了。
她抓着桑桑的手,说着“别怕”。
每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汇聚一起,构成了心中的油麻地。
故事的最后,桑桑的病好了,在生死界限徘徊过后,他像是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
再后来,他考上了初中,而桑乔也被任命到一座中学去任命校长。他们一家要离开油麻地。
他和很多人都告别,这里的时候书本只是一笔带过,但是过去的故事可以让我们对于他们交谈的内容有着无限的遐想。
桑桑没有告别的是纸月,但是他相信无论他走到哪,纸月都可以看到他。
油麻地的桑桑会变成其他地方的桑桑,但是在桑桑心里,油麻地永远都是家,是他心目中无法替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