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隙碎笔》是史铁生的一部随笔集,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有30到60篇随笔,每一篇的篇幅都较短。
文学界将这本书评价为“史铁生充满灵性光辉的生命笔记”,这评价实在是贴切,因为这本书都是基于他对生命苦难的体验,凝结于对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的思考。他将写作与他的生命同构,解答着“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的精神难题。
很多人都能对一些日常行为习惯进行一个归纳性总结,就好像“人们倒霉时总会说‘我怎么这么倒霉’,却很少甚至几乎不会说‘我怎么这么走运’”,这样的总结往往会引起他人的共鸣——来自于相同经历的共鸣。然而像史铁生这样的作家,就会在这样的总结上进行解答,他说“其实谁也有‘我怎么这么走运’的时候,只是这样的时候不嫌多,所以也忘得快”,这样的解答,能使人在遇到倒霉的事情时生发出几分“我也曾走运只不过是忘了罢”的慰藉,又或使人在走运之时将这运气记得更清晰几分。而史铁生对生命苦难的体悟远不止这些,他将生病当做生活体验的一种,甚至将其比作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他认为但凡游历总有报酬,而生病的经验则是一步步懂得满足,于是他在其中一篇随笔的结尾处写道“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面前都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
我非常欣赏史铁生关于上帝能否插手人间的讨论,他通过约伯向上帝讨要好运的故事,先是思考了上帝不能有求必应的原因是世界是整体,人是它的一部分,整体不会为部分而改变整体意图。接下来的思考才是进一步的升华,请恕我才疏学浅,无法概括其精髓,只好将其摘录一二:上帝能否插手人间?一种意见说能,整个世界都是他创造的呀。另一种意见说不能,他并没有体察人间的疾苦而把世界重新裁剪得更好。从后一种理由看,他确实不能。但是,从他坚持整体意图的不可改变这一思想,他岂不是又能吗?对于向他讨要好运的人来说,他未必能,但是,就约伯的醒悟而言,他岂不是又能吗?
我们不难看出,史铁生的随笔更偏向一种精神信仰上的思考,这应是在肉体遭遇病魔束缚的情况下的一种精神上的极度提纯,他的文字中毫不掩饰的展现着一种能够穿透读着灵魂的精神力量,饱受苦难的人也因此得到来自字里行间的无形援手。
当我们忍不住用笔抄写下这样的句段“因而天堂不是一处空间,不是一种物质性的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恒途”“信心,既然不需要事先的许诺,自然也就不必有事后的恭维,它的恩惠唯在渡涉苦难的时候可以领受”时,这已经不是对名句一种盲目的瞻仰,而是一种精神上的领悟,一种想要将其内化于心的意图。
我将史铁生视作打造精神铠甲的匠人,他于病魔缠身中保存住了他的明朗和欢乐,并借文字授他人与渔,让正在经受苦难或未来有可能经受苦难的人能够打造一副属于自己的精神铠甲。
我认为,每个人都不应错过得到这样的哲思经典的启迪的机会。我也在文尾轻轻埋下对史铁生的无限崇敬与感激,愿他能在尚待考证的灵魂世界中接受到我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