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掌门人,带你看大学(5本好书推荐)

2024-09-21 10:31:11

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马卡连柯

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蔡元培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陶行知

反思大学特别策划来啦!

你心目中的大学是什么样?大学给你带来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今天的5本书,汇集了中国优秀高校校长的智慧言论。他们或展卷抒怀,畅议大学之于学子的意义,或激扬文字,传达大学之于人生的影响,只为践行大学的终极使命。

让我们一起跟着这些大学的掌门人,近观象牙塔,眺望远方的成才之路。

1. 《大学的声音》

黄达人(中山大学原校长)等著

聆听在1位校长与24位校长(书记)之间展开的智慧对话

感受来自21所高校掌门人对学校建设的独特思考

大学的声音,每个人生命中最美的珍藏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来自21所名校的24位校长书记,共同奏响大学的声音!

一个国家有没有世界一流大学,实际上和这个国家的地位有非常大的关系。

—— 潘云鹤 浙江大学前校长、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

教育,是注满一桶水,还是点燃一把火?

还记得为鼓励学生们做体育锻炼,在全校体育工作大会上直腿支撑25秒的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吗?年逾花甲的他在书中说:

大学是人生中最美好最幸福的时光,在这里,你调皮一点、散漫一点都没有关系,但是离开了大学,你如果还是这样就要碰壁了。

大学的责任在于探索未知世界,传承社会文明。

大学的价值既体现在人才培养方面,也体现大学的科学发现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大学的精神是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灵魂,是指明高校前进方向的灯塔。

2. 《认识大学》

李培根(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著

使命感是一所大学最高的精神追求

失去灵魂的卓越,大学何为

“钱学森之问”把大学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实现人的现代化,教育应该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国民的现代人格,何时才能真正拥有?

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大学?

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亲历者和实践者,李培根将他数年的思考汇集成册,句句真言,字字珠玑。

本书收录了40多篇作者近些年来思考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文章,作者试图从深层次上乃至根基上去剖析当前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大问题和根本问题,有许多见解独特、深刻,对当前教育界有重要的启示。作者尤其关切的是:教育的宗旨是什么,我们现在是从什么意义上理解教育,又应该从何种意义上理解教育;长期以来,我们奉行的教育模式是否不自觉地把学生当成工具培养,是否应该从人的意义上理解教育等。

3.《大学的人文教育》

张岂之(西北大学、清华大学双聘教授)著

思想史家、教育家、西北大学名誉校长、87岁高龄的张岂之先生谈中国大学

回顾我国100多年大学的独特历史

无“人文”不大学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北大红楼(沙滩)

清华学堂

作为新中国成立前的北大学生,张岂之回忆了其在北大学习的经历;其中更有作为历史学家、教育家的深刻感悟。他还归纳出中国大学精神:

民族蒙难,教育救国。

科学精神,人文依托。

文化传承,新知创造。

大学昌盛,国家富强。

大学人文教育的核心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必须通过教育悉心浇灌、维护。

一所大学如果没有人文文化的浸润,就好像大学没有草坪、没有树木、没有喷泉一样,干枯贫乏,教育功能将难以实现。因此,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被割裂、分离很长时间以后,今天强调人文文化的重要性,用以推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应是题中的要义。

4.《喻园心语》

李培根(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著

大学校长给大学生的第一堂课和最后一堂课

华中科技大学背靠一座山叫“喻家山”,故校园得名“喻园”,此书为该校校长“根叔”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和对学生讲座上的话,故名《喻园心语》。《礼记》有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李校长叮咛同学们,要告别“啃老”,告别“俗气”,告别麻木,告别粗鄙,告别精神苍白。“告别权力崇拜同样是一场伟大的告别。”

本书收录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学生心目中最亲民校长李培根名扬天下的演讲稿36篇,包括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心灵之约讲座等不同场合的演讲。演讲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质朴语言,嘱咐学生如何度过大学四年,提升自己;如何适应社会,成就自己。

李校长对学生们说:

未来,

回家来,无论贫富狗儿迎候,

昂起头,即使弱势尊严仍在,

依偎着,直到逝去数码记载,

打开窗,假话空话随风吹开。

真诚信义——未来,原来是情感的私宅。

5. 《大学之水》

秦绍德(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著

大学对学术和真理的追求是永恒的,这种追求就像深深的水,静静地流;静默之中蕴含着巨大的决心、执着和勇毅。这种追求是大学里最令人钦佩的特质。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有两大方面:一是复旦的办学特点及管理经验,主要谈大学的内涵建设、大学文化、大学的招生制度、通识教育、大学的学术风气等,这可以说是办学经验的共享;二是对整个高等教育的思考,主要包括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大学的社会责任、大学发展的前景及可能的路径(如招生制度的改革、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科研体制等)等方面,这可以说是思想的碰撞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