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珍藏好书
2024-10-19 10:30:25
日前,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十次会议,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研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做好金融稳定发展工作问题。会议指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第三次分配”概念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相对于市场根据要素贡献进行初次分配和政府体现国家意志进行再分配,第三次分配是社会主体自主自愿参与的财富流动。这一概念正是由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最早提出的。作为久享盛誉的经济学学者,孙冶方经济学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等多项殊荣获得者的厉以宁教授,于1991年在《论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道路》一文中,首次提出“影响收入分配的三种力量”,指出道德力量是超出市场机制与政府调节的力量之外的第三种可以影响收入分配的力量。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文化经济学》一书中,厉以宁教授再次详细地论述了有关于”第三次分配“的相关问题,并明确提出“第三次分配的增长是可以预期的”。我们从事的播音工作既是新闻舆论工作,同时也是语言文字工作,所以,大家经常会拿我们作为汉语普通话的标准。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当地没有更多参考书的时候,一些小学老师都会和学生们说“你们去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你们去看中央电视台,那是最标准的读音”。大家拿我们当标准,我们又拿什么当标准?我们的标准就是《新华字典》,包括《现代汉语词典》,可以说它是我们工作中、生活中须臾都离不开的非常重要的工具书。在我们的工作中,不断见证着《新华字典》在推广普通话,促进我们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在传承传统文化包括现在的决胜脱贫攻坚这些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很多贫困地区特别是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他们是跟着《新华字典》,跟着广播电视,学习我们的通用语,以走出大山去跟外界有更多交流。为推广普通话而编撰
所有汉语词典的“母典”:
《现代汉语词典》
“教学语法里的里程碑”
金岳霖未像康德那样把知识论看作是形而上学的基础,反而把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看作知识论的基础,在“假设”知识关系是外在关系之后,以“正觉”说为基础,以罕见的逻辑思维和建构知识系统的能力,在传统缺乏逻辑学以及以之为基础或工具的中国文化中,运用严格的逻辑分析这一现代哲学的方法,创建出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庞大的知识论体系。 在中国古代史特别是中国古代社会史和政治史研究方面,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先生,可谓独树一帜,对中国社会和政治史研究有很大影响。本书对古史研究的重要理论、上古中古时期的社会变迁、古代社会的结构、经济特征以及人身关系等问题作了深入阐述,是何兹全先生多年系统而深入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史的经典性总结。
永不褪色的经典
《大英百科全书》编辑指导你读书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一个数学家,一个画家,一个音乐家,三个不搭界的名人,为什么会有联系?- 哥德尔:哥德尔定理曾经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定理。
- 巴赫:“西方近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10.《国富论》
经济学入门之书
西方经济学开山之作
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100本书之一”
它的首次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
第一次将市场比作“看不见的手”
几百年来,“看不见的手”
已经成为市场的代名词
本书从国富的源泉,即劳动,说到增进劳动生产力的手段,即分工,因分工而起交换,论及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再探究商品的价格,以及价格构成的成分——工资、地租和利润。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做了系统的描述,被誉为"第一部系统的伟大的经济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