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失乐园》
作者:约翰·弥尔顿(英国);译者:朱维之;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是一部荡气回肠的神话史诗,描绘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因偷食禁果被上帝逐出伊甸园的故事。作为起因,故事向前延伸到撒旦因不满上帝专权和立神子摄政而率三分之一天使反叛,被镇压后潜入伊甸园化身为蛇诱惑夏娃吃下知识树上的智慧果。作为后续,故事向后又通过天使带亚当上山目睹幻像,展现人类繁衍生息的跌宕历程,直至救主耶稣的出现。
上帝创建的伊甸园相当于为亚当夏娃划定的舒适圈,人在其中可尽享荣华,条件是不可食知识树上的智慧果,换句话说只可浑浑噩噩生活,一心敬拜上帝。上帝为何如此怕人获得智慧呢?因为他想要的只有赞美而容不得半点质疑。夏娃在摘食禁果前曾有这样的思考:“不知道善,便不可能得到善,得而不知也等于完全没有得到。说明白些,为什么单禁止知识?禁止我们善,禁止我们聪明!这样的禁令不能束缚人。如果死用最后的羁绊束缚我们,那么我们内心的自由有什么用?”可见诗中的夏娃并非因一时欲念而偷食,而是思考后的行动。亚当虽责备夏娃,但他因爱而选择接过夏娃手中的禁果,“和你相伴而死,虽死犹生。”为了智慧和爱情,他们主动选择大胆破圈、向死而生。如果一个“乐园”只能蒙昧而受限地过活,失去又何尝不是件好事呢?
撒旦是诗中的又一亮点,在反叛失败后他激情演讲:“我们损失了什么?并非什么都丢光:不挠的意志、热切的复仇心、不灭的憎恨,以及永不屈服、永不退让的勇气,还有什么比这些更难战胜的呢?”他太了解上帝了,所以才想出绝妙的复仇计划:“使他后悔并毁弃自己的作品”。相比之下,那些顺服的天使不仅自己对上帝唯命是从,还劝亚当“你该满意于他所给的东西...只须思想有关你和你活着的事。”如果上帝只允许众生在愚昧的环境下盲目忠君,那么我想说撒旦才是觉醒的真正英雄。
2. 《约翰·克利斯朵夫》
作者:罗曼·罗兰(法国);译者:傅雷;春风文艺出版社
一百二十万字的鸿篇巨制,从主人公的出生、成长、恋爱,到逃亡、奋斗、再逃亡,成功、失败、再成功,直至看淡、心平气和地离开人世。能把人生写得如此透彻细致、思想表达如此深刻真挚,放眼整个世界文坛恐怕也没有几部。
小说主人公是个敢爱敢恨的音乐家,他丰富的感情经历,使这部小说几乎成为一部爱情教科书。这其中有青春期少年之间短暂爆发的像爱情一样的友谊和甜蜜、有蔑视门当户对观念而终被其击倒的现实与残酷、有懵懂之中欲尝又止却无果而终的青涩与遗憾、有被情色小魔女戏耍的懊恼与伤痛、有可以互诉衷肠却无缘一生相伴的临时港湾、有在孤独中被欲望诱惑而做下蠢事的背叛与绝望、也有心心相印却无肉体结合的柏拉图式爱恋与神合。作者对每一段恋情都描写得那么鲜活细腻,让人觉得那些人物就活在我们身边,而那些事就发生在昨天。
小说不仅情节曲折动人,思想高度亦令人折服。作者对主人公游走的德法瑞意四国毫不客气地展开批评,同时也毫无保留地表达爱意;对真理的洞见与直言丝毫不影响他对人类弱点的理解与同情。从这个角度说,这部小说就是一部充满智慧与宽容的人生教科书。“人的精神非常软弱,担当不起纯粹的真理;必须由他的宗教,道德,政治,诗人,艺术家,在真理之外包上一层谎言。这些谎言是适应每个民族而各个不同的:各民族之间所以那么难于互相了解而那么容易彼此轻蔑,就因为有这些谎言作祟。真理对大家都是一样的,但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谎言,而且都称之为理想;一个人从生到死都呼吸着这些谎言,谎言成为生存条件之一;唯有少数天生的奇才经过英勇的斗争之后,不怕在自己那个自由的思想领域内孤立的时候,才能摆脱。”毫无疑问,罗曼·罗兰就是这样的奇才。
3. 《名人传》
作者:罗曼·罗兰(法国);译者:傅雷;作家出版社
这是一本由三位名人的传记组成的集子。说是传记,其实内容并不详尽,少有细节和想象,倒是对信息来源标注得十分细致,更像是作者搜集人物生平、书信和他人回忆后总结的笔记,以及对人物思想和作品做出的分析。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分立于音乐、雕塑和文学领域的巅峰,罗曼·罗兰一定特别崇尚于苦难中诞生的英雄气概,尤其是那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所以才选择了这样三位巨擘。
在《贝多芬传》中时刻激荡着主人公与命运抗争的亢奋,永远狂风暴雨却从来不曾低头。“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一种感到与神同在的醉意。”“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
米开朗基罗一生疲于工作,痴迷他热爱的雕塑,却又被迫接受绘画的委托,还要在这原本不擅长的工作中创造不朽,便是达成了也不快乐。他总在绝望中战斗,于孤独中守信,却无奈留下许多未竟之作。对于心爱之人,“他要成为他的鞋子,把他的脚载着去踏雪。”对于奸佞之人,他报以轻蔑的微笑,“不值得去打击他们,因为对于他们的胜利是无足重轻的。”
托尔斯泰出身贵族,却想为农民服务,“以爱的直觉透入他们的心”;他在战场上,“和死正对着”,却写出“一种抒情的美”;他信仰基督却不奉其为神,只将其“当作圣贤中最高的一个”,与释迦牟尼、孔子并列;他看到民众的惨状,认为“他们的痛苦与堕落似乎是应由他负责的”,即便自己一生功成名就,却始终“为良心的责备所苦”。这一切归结为一点,便是博爱。
罗曼·罗兰塑造了三位巨人,而他自己的伟大之处在于:“绝不会造成不可几及的英雄范例......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便是注视世界的真面目——并且爱世界。”
4. 《哥拉·泼泥翁》
作者:罗曼·罗兰(法国);译者:许渊冲;人民文学出版社
就像去年无法相信福楼拜写出《萨郎宝》一样,看过《约翰·克利斯朵夫》和《名人传》也不敢相信《哥拉·泼泥翁》是罗曼·罗兰的作品。完全不同的风格,古典与现实、严肃与活泼,在这些大文豪手中竟能驾轻就熟、切换自如。
在写过几位大人物后,罗曼·罗兰将视线转向自己家乡的小市民,一位活泼乐观的老木匠。他与老婆吵闹半生,在她临终前还说着俏皮话,直到他“抱住她的颤巍巍的、苍老的头,真心真意地吻她”,而她留着泪检讨自己的坏脾气后说“但这却是因为我爱你”,双方的和解化为永恒。他疼爱自己的外孙女,抱着她讲故事,当他不听劝爬高摔断腿时,外孙女跑来对他说“你不听话,爷爷,这是活该!”那嗲声嗲气的淳朴可爱,真实得让人忍俊不禁。最精彩的还是他与老情人相见,回忆起年轻时的矜持懵懂、赌气任性,一切都因此而错过,一句“我从前爱的是你”,一句“我早就知道了”,让所有的美好都定格在那段青葱岁月。
老木匠是个天生的乐天派,看似听天由命,却有一颗向往自由的心。在爆发骚乱时,他冒着生命危险率领民众抓了玩忽职守的议员,赶走抢劫的土匪。瘟疫中虽然自己的房子被烧毁,却不愿住进儿女家,直到自己盖房时摔断了腿。在接连失去了老婆、房屋、银钱,还有两条腿后,他却说“你失掉的东西越多,你就越富有;因为心灵会创造你所缺少的东西;修剪了枝叶的树木不是长得更高吗?我有的东西越少,我的生命就越丰富......”这种正直勇敢、乐观豁达、热爱自由的精神,不仅是罗曼·罗兰家乡百姓的优秀品质,同时也是属于全人类的。
5. 《黑色方尖碑》
作者:雷马克(德国);译者:李清华;上海人民出版社
故事发生在1923年,一战的失败给德国以重创,马克的飞速贬值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小说描写的正是这期间为生存而苦苦挣扎的各色人等。不过,作者并不想在此诉苦,他既没有围绕某个中心事件,也没有塑造某个高大形象,而是用他擅长的黑色幽默将关注点引向普通民众和吃喝嫖赌这些俗事琐事。
面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困境,许多人不是反思历史错误,而是燃起民族主义。这是一群特别爱唱国歌的人,他们将不爱国的罪名加到别人头上,并以此为由杀死异己。除了民粹分子,作者还对教会展开抨击,因为他们“曾以上帝和对人类的爱的名义,祝福这场战争,并为这场战争揭幕。”更可笑的是“我们必须尊重他的信仰,而他无须尊重我们的无信仰。”就像有些人声称代表你,而你却无权拒绝。
小说中有很多带有象征色彩的描写,比如黑色方尖碑,作为墓碑公司成立之初购买的镇店之宝,被退伍上士天天撒尿泄愤,最终卖给一个妓女作墓碑,似乎象征了对传统的破坏和颠覆;主人公常去的精神病院被描写得像个世外桃源,他与病人伊莎贝尔聊天更像在探讨人生哲学,反衬出现实社会也许才是一座真正的精神病院。
6. 《凯旋门》
作者:雷马克(德国);译者:朱雯;上海人民出版社
二战前夕的巴黎,受纳粹迫害流亡至此的德国医生拉维克在救助来此谋生的“巴漂”意大利女演员琼的过程中萌生恋情。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爱情既可以是一种慰籍也不啻为一件奢侈品,当不同的爱情观碰到一起又无法相互妥协,便产生了悲情。
拉维克说:“彼此相爱,乃是至高无上的事情,这是一个奇迹,也是世间最自然的事实......没有了爱,一个人便只能算是一个告假回阳的死人,充其量只是一些年岁,一个随便什么名字,跟死了完全一样。”爱情是他不敢轻易触碰的东西,为此他可以忍受孤独。而琼则不能容忍孤独,“我需要狂热!我需要一个人对我疯狂!我需要一个人,没有了我便不能够生活!”她要享受床第之欢,她要体验征服之感。这仿佛神圣之爱与世俗之爱,前者注重精神更忠贞,后者耽于肉体多滥情。结局注定是悲剧,往狠了说就是作女最终把自己作死了。一个什么都想要的人,很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小说的整体色调是灰暗的,国际旅馆中的各国难民,私人诊所里的各色病人,妓院夜总会的妓女老鸨,每个人都为生存而顽强努力着,其中蕴含的人性光芒与污点,让人一览无余。特别感慨的是小说中谈到了读书:“在最初几年里,他是从来不看什么书的,因为比起实际发生的事情来,它们显然是太无生气了。可是现在,它们变成了一道墙,即使不能够防御,至少也可以撑撑手。它们固然没有多大的帮助,可是在驱入黑暗的时候,它们可以使人不会完全绝望。那就够了。曾经产生过的那些思想,今天已经被蔑视被嘲笑,然而既然产生出来了,而且还会流传下去,也就够了。”是啊,虽然是暗夜微光,可那毕竟是光,而且还会一直亮下去,比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要长。
7. 《爱与死的年代》
作者:雷马克(德国);译者:朱雯;上海人民出版社
开始以为是《西线无战事》的“二战版”或“东线版”,其实这部小说的侧重点不在战场而是在后方。主人公格雷贝尔从前线休假回乡,发现家乡已被炸得满目疮痍,更可怕的是渗透到社会每个角落的纳粹党员和秘密警察,人与人之间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无处不在的监控和告密让人身心俱疲。“这一次是走上一条不同的前线,既没有大炮,又没有步枪,但是危险却不见得少些。”在寻找父母下落的过程中,格雷贝尔与失去父亲的邻家女孩伊丽莎白患难生情并最终结为夫妻。只可惜假期结束,格雷贝尔不得不再次投入到他痛恨的战争中。
这部几十年前的小说,如今读起来一点儿都不过时。刻画人性的东西总是具有普世的意义。作者悲伤的正是我们的命运之悲,爱恋的也正是我们的难舍之爱。在时代的裹挟中,多数人无法逃离,只能默默忍受,但是每个人依然能做出自己的选择,而历史终将给予公正的评判。
一本书也许不会改变我们的生存环境,但它却能让我们对生命的历程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8. 《德米安》
作者:赫尔曼·黑塞(德国);译者:姜乙;天津人民出版社
很怪诞的一部小说,充满神秘主义色彩,但同时又很“黑塞”,以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展开一场复杂的哲学思辨。
故事讲的是少年辛克莱的成长经历,他彷徨于两个世界:父母营造的“光明世界”和邻居坏孩子们生活的“黑暗世界”。他在黑暗世界受人讹诈,被年长几岁的德米安解救。从此德米安成为他成长的领路人。通过德米安,辛克莱学会了集中意志去实现目标、学会了思考正当与禁忌的变化。青春期的辛克莱陷入叛逆并为幻想中的贝雅特丽齐所苦恼,又是德米安的点拨唤醒了他。
“鸟奋争出壳。蛋就是世界。谁若要诞生,就必须毁掉世界。鸟飞向神。神叫阿布拉克萨斯。”因为不赞成专断,德米安大胆质疑对上帝的敬拜,“要么敬拜一位亦是魔鬼的上帝,要么必须在敬拜上帝之外,还要敬拜魔鬼。而这位阿布拉克萨斯,就是一位既是神又是魔的上帝。”
书中还提到两位“领路人”,代表了另两种类型。一位是辛克莱的同学,对辛克莱盲目追随,之所以称他为“领路人”,是因为“他的突袭和纠缠,总为我带来启示。”另一位是擅长说教的管风琴师,辛克莱认识到“他给予我的,正是他无法给予他自己的。我被他领上一条必然超越他的路。走这条路,我必将背弃他。”
黑塞借一位少年之口讲出了他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思考:人们对权威的尊崇只能使自己固守在“光明世界”,只有挑战权威、洞察“黑暗世界”,才有可能进步。他在书中引用《圣经》里雅各与天使摔跤时说的话“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这也许是人类第一次挑战天使,态度之大胆和坚决,令人瞠目。
9. 《鼠疫》
作者:阿尔贝·加缪(法国);译者:李玉民;漓江出版社
小说描写北非小城奥兰爆发鼠疫封城后,城内居民抗疫自救的故事。作者无意撰写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也不想传达一种悲观无助的伤感情绪,而是像历史学家那样,“既不恶意地大张挞伐,也不极尽夸饰之能事。”正是这种看似平淡的叙事,反而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象征意义。
封城的决定做得很艰难,尽管医生们已在初期努力让省长理解“即使没有闹鼠疫,也应该实施鼠疫流行期间所规定的预防措施”,但上级政府却一拖再拖,直到死亡人数骤增后才宣布封城。“最可恨的恶行就是愚昧无知的行为,自以为无所不知,因而自赋权力杀人。”
疫城内的人物形形色色,既有全心投入治疗的里厄医生、积极组织卫生防疫队的塔鲁、任劳任怨的志愿者格朗,也有千方百计想逃出城的记者朗贝尔、因走私而发了疫情财的科塔尔。作者没有把献身卫生防疫组织称为“丰功伟绩”,“只因他们知道那是唯一可做的事情”;也没有指责想逃出城与恋人重聚的朗贝尔,认为“去追求幸福并不可耻”,给人的感觉既冷静又充满温情,与那些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大褒大贬的做法完全不同。
经过十个月的抗疫,奥兰人民终于取得胜利。然而里厄医生却“念念不忘这种欢乐始终受到威胁”,“鼠疫杆菌不会灭绝,也永远不会消亡,这种杆菌能在家具和内衣被褥中休眠几十年,在房间、地窖、箱子、手帕或废纸里耐心等待...”用小说结尾处一位老人的话说,“说到底,鼠疫究竟是什么呢?鼠疫就是生活,不过如此。”
我一直在想,这里的鼠疫象征什么呢?生活中的难,抑或人性中的恶,从这个角度说,鼠疫的确潜伏在我们社会的每个角落,乃至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可以靠制度和修养来抑制,却无法根除。
10. 《缅甸岁月》
作者:乔治·奥威尔(英国);译者:冯军燕;辽宁人民出版社
乔治·奥威尔一贯的讥讽口吻,用来写关于人性的故事,其实表达的是一种无可奈何。许多生活在冷酷的现实世界而内心稍有正义感的人几乎都曾遇到这样的纠结:“为了拯救自己的灵魂而丢掉整个世界能有什么好处?”这是灵魂的拷问,是人性的挣扎,每一个纠结者都因自己的每一次选择而不同。
20世纪初英国殖民统治下的缅甸,白人至上的观念让每个在本国混不下去的英国人到这里都成了人上人。小说主人公佛洛里就生活在这样一群醉生梦死的同类中,虽为极少数能发现缅甸之美的英国人,却因无人分享和无力改变而感到无比孤独、无聊和堕落。在帮助自己在缅甸唯一的朋友,一位印度医生加入白人俱乐部一事上,他内心反复挣扎,相对于拒绝同僚,“侮辱自己的朋友毕竟更容易些”。他渴望爱情,但自卑与懦弱恰好遇到了英国女孩伊丽莎白的势利与轻浮。
结局是悲剧性的,恶人和小人都得逞了,“他们生活得很幸福”,这也许就是现实中的必然,否则类似的事就不会持久地发生下去了。我们期望命运能报应恶人,恰恰是因为我们自己无力去做;我们诅咒他们死后下到地狱,也恰恰是因为我们无法亲眼见到他们在活着的时候受到应有的惩罚。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坚持自己的每一次选择:良心的选择。
11. 《坎特伯雷故事》
作者:杰弗雷·乔叟(英国);译者:方重;人民文学出版社
初读这本书,感觉就是小时候看的《故事会》的水平,三十几个前往坎特伯雷朝圣的香客基本上每人讲一段故事。故事本身简单通俗,有些直接取材于民间传说,倒很符合讲故事者的身份和性格特征。直到读完全书回过头来结合译者序言再细细品味,方才认识到此书的价值。
乔叟所在的14世纪英国,教会用拉丁语,宫廷贵族讲法语,英语相当于民间土话。他用这样的语言进行诗歌创作,对英国文学的贡献相当于但丁之于意大利文学,是里程碑式的,而这部作品在思想性上的突破也极为大胆。
让我比较吃惊的是在一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中,作者对女性思想甚至女权主义的描绘一点都没有贬斥。最突出的一篇是巴斯妇的故事,这位结过五次婚的女人从不为亡夫守节,主张婚嫁自由。她40岁丧夫后看上一个20岁“洁净嫩美”的青年,婚后偶有龃龉却能驭夫成功。她讲的故事是一名年轻武士犯罪后被罚寻找“女人最大的欲望究竟是什么”答案,为寻得答案被迫娶了一个又老又丑的婆婆。而在另一篇梅利比的故事中,贤妻明事理、擅劝诫,几乎成了丈夫梅利比的人生导师。
同样的,在一个宗教权力至上的社会,作者对无耻教士的刻画居然毫不留情。赦罪僧的故事便是如此,这位教士直言不讳自己的骗钱术,“假借圣洁之名,装出虔诚的脸,却从脸皮下喷出毒液来”。而法庭差役讲的另一个故事,则揭露了游乞僧的虚伪,并且狠狠地羞辱了一下游乞僧。
不趋炎附势,勇于揭露现实;不媚俗,敢于挑战当时所谓的“公序良俗”,放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是难能可贵的。
12. 《日瓦戈医生》
作者:帕斯捷尔纳克(苏联);译者:苏云;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小说描写了俄罗斯20世纪初的一段苦难历史,接连不断的对外战争和国内革命拖垮了曾经强大的帝国。男主人公日瓦戈童年失去父母后被寄养在亲戚格洛梅柯家,与格洛梅柯的女儿冬尼娜青梅竹马,医科毕业后结为夫妻。女主人公拉拉中学时被母亲的保护人柯马洛夫斯基诱骗上床,悔恨的她开枪欲杀这个老色鬼未果,之后嫁给帕沙。一战爆发后,帕沙在战场失踪,拉拉边做护士边在战场寻夫,与战地医生日瓦戈相遇。十月革命后,日瓦戈家被瓜分,生活极度贫困,一家人逃到乡下。日瓦戈在那里又遇到拉拉,二人发展出地下恋情。内战中,日瓦戈被游击队抓去做军医,当他逃回时家人已被流放到国外。为了保护拉拉母女,日瓦戈同意柯马洛夫斯基将拉拉带到远东,他自己孤身回到莫斯科,最终病死街头。
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命运多舛,每每看到希望又很快陷入困境,而大背景中的老百姓更是民不聊生,许多村庄被红军和白军轮番蹂躏,成为战争与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描写祖国所经历的苦难,并不代表作者想丑化什么,相反,可能正是他爱得深沉。就像我们回忆自己的青葱岁月,并不是想咒骂曾经的无知和懵懂,而是深情追忆那似水的年华。人类的苦难历史其实是一笔财富,而有些人偏偏总想将其抹去。
非常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他生活的那个时代没有遵循政治正确的原则而是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他在书中讽刺左派,“他们毫无人性,却被认为是一种奇迹般的阶级觉悟;他们粗鲁蛮横,却被认为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本能和坚强的表现。”他抨击集体化的错误,“这个错误是那么愚蠢,但是为了掩饰它,所有恐吓的手段都用尽了,让人不去进行判断或者思考。”这种勇气即使在今天都显得那么弥足珍贵。
13. 《尼伯龙人之歌》
作者:佚名(德国);译者:安书祉;译林出版社
这是一部根据4-6世纪民间传说于13世纪用中古高地德语写成的英雄史诗,被称为德国的《伊利亚特》。以前多译为《尼伯龙根之歌》,我认为现在的翻译更贴切,因为诗中拥有尼伯龙财宝的人被称为尼伯龙人,而尼伯龙根为尼伯龙人的译音。
史诗的前半部讲尼德兰王子西格夫里特帮勃艮第国王恭特打败入侵者、利用隐身服替恭特赢得冰岛女王布伦希尔德的比武招亲。作为回报,恭特将妹妹克里姆希尔德嫁给他。十年后,已成为尼德兰国王和王后的西格夫里特与克里姆希尔德受邀前往勃艮第,由于两国王后的争吵和觊觎西格夫里特拥有的尼伯龙财宝,恭特听从老臣哈根的建议,谋害了西格夫里特,并夺走尼伯龙财宝。
后半部讲的是克里姆希尔德的复仇。她改嫁匈奴国王艾柴尔后潜心笼络匈奴勇士,伺机复仇。多年后终于说服艾柴尔邀请勃艮第君臣前来赴宴。宴会后引发双方冲突,最终杀死恭特和哈根等人,报了杀夫之仇,但尼伯龙财宝却永远失去了下落。
两次鸿门宴、两场大屠杀,贪婪和嫉妒导致了这出悲剧。难得的是剧中没有设计一个完美的好人也没有百分百的恶人,西格夫里特虽英雄虎胆,但他在帮恭特圆房时偷了王后的戒指和腰带赠与自己的老婆,引发了两位王后的仇恨。哈根虽暗算了西格夫里特并从克里姆希尔德手中抢走尼伯龙财宝,但他在明知去匈奴赴宴难以生还的情况下,仍然抱着必死的决心护君前往并拼杀至最后。事无绝对,人无完人,这样的故事才更合理可信,也更人性化。
14. 《艰难时世》
作者:查尔斯·狄更斯(英国);译者:陈才宇;上海三联书店
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抨击功利主义的一部力作。小说没有绝对的主人公,刻画了资本家、打工人、国会议员、马戏班子等众多人物形象,相当于对19世纪中期英国社会的白描。那个时代虽处于维多利亚“盛世”,看似政治强大、经济繁荣,却贫富差距加大、劳资冲突不断。
国会议员格雷戈林坚持将功利主义灌输给下一代,无视人性、扼杀天真,他最常说的就是“在生活中,我们除了事实什么也不需要。”他将女儿嫁给年长30岁的资本家庞德贝,亲手促成一桩婚姻悲剧;他教育出来的儿子偷银行钱还嫁祸于人,酿造了两个家庭的不幸。
资本家庞德贝为吹嘘自己白手起家,不惜编造儿时被母亲遗弃又遭外婆虐待的经历,责怪打工人不能像他那样“用六便士去赚六万英镑”,“我所做的你也能做。你为什么不去做呢?”当工人们抱怨时世艰难时,便讽刺他们想“用金调羹喝甲鱼汤吃鹿肉”,还称赞他工厂排放的黑烟是“世界上最有益于健康的东西”。
功利主义的人是以金钱和政治地位为人生目标的,功利主义的社会是以金钱和政治地位判断人生成败的。有意思的是基于这样的标准自认为成功的人酷爱做年轻人的人生导师,斥责他们不懂996才是求之不得的福报。他们最常吹嘘的也不过就是自己创业的奇迹,“用六便士去赚六万英镑”,而对他们第一桶金的肮脏、难以复制的时代机遇和一路所获得的各种帮助却只字不提。
15. 《柏林童年》
作者:瓦尔特·本雅明(德国);译者:志晶;天津人民出版社
这是一部记录本雅明童年记忆的散文集,怀旧而不伤感,只有满满的眷恋和向往,让我想起梁实秋对北平生活的回忆,都以一个个小物件或小经历为题,彼此没有连续性,也都是那种愈回不去愈加思念而变得愈发清晰的片段。
一个情感细腻的人总能发现那些平凡的美好,“电话机对年轻人而言是他们寂寞中的安慰”、“识字盒是我淡忘的早年事物中最让我流连的”、针线盒里的顶针被想象成套在食指上的王冠,“我们喜欢将这个小小的桂冠戴上,偷偷做一次国王”。
童年经历总是那样迷人,比如捉迷藏,“这个孩子躲在门帘后面,自己也成了某种白腾腾的吹动着的东西,成了一个鬼魂;蹲在餐桌下面躲起来,他就因餐桌成了神庙里的一尊木制偶像,而支撑其神庙的四根梁柱就是餐桌那有雕刻的桌腿;他躲在一扇门后面,自己便成了门,同时把门视为沉重的面具,以一个超凡巫师的姿态迷惑所有跨入门槛的不知内情的人。”
当然也有不好的回忆,“不会再有如同军乐队演奏的音乐一般不合人性、有失典雅的音乐了。”他对军乐队的憎恨让人想起雷马克笔下同样令人生厌的爱唱国歌的人。还有个令他反感的是科诺赫先生执教的校舍,“那更像一座被租用的军营”。“那时,人的心里仿佛会高高矗起一扇紧闭着的大门。他被告知,大门会在他长大懂事后自行开启...如今我已经长大,而且已迈进了那时科诺赫先生向我们展示的那扇大门,但它仍旧紧闭着,我努力不懈地穿过这扇门。”
可能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留下一些谜团,有些原以为长大便会明白,没想到却越老越糊涂了;有些好不容易才搞明白,却发现还不如不明白的好。
16. 《忧伤动物》
作者:莫妮卡·马龙(德国);译者:刘宏;漓江出版社
小说以一位百岁老妪诙谐而略显絮叨的口吻追忆往昔的一段凄美爱情,其间穿插了几段朋友及其父母们的情感故事,无一不在佐证一件事:“人生中最可能错过的就是爱情。”
说是百岁老妪,但文中又暗示她是1940年左右出生,形成一种站在未来回忆过去的虚幻色彩。回忆本身和想象交织在一起,作者将其比喻成河蚌育珠,一粒沙子被蚌的分泌物包裹后竟变成了珍珠。细想一下,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回忆何尝不是如此,每次回忆都是一次打磨,留下那些我们愿意相信的,而删掉那些曾引起不适的部分。
主人公将爱情形容为蛰伏在我们体内的病毒,当免疫力下降时就爆发成一种无药可医的疾病。这恰好诠释出为什么人到中年就突然放飞自我了。我倒觉得这取决于一个人的见识和当时的需要,青春期渴望性,成年后希望得到支持,老年人则慕求精神慰籍。
作者欣赏的是生死不渝的情人而非只会厮守过日子的夫妻,似乎有意暗合经典爱情故事的悲剧必然性,就像欧洲流传的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国的许仙和白娘子、梁山伯与祝英台。
小说中有很多段落令人心生感慨。主人公与年少时的友人重逢时说:“其实现在和以前没什么两样,只是突然一下子我们就变得这么老了。”读到此处我竟有一种想要流泪的冲动,心中浮现出许多青涩与懵懂。毫无疑问,我们都是忧伤动物。
17. 《达洛维夫人》
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英国);译者:姜向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的刻画远比行为的描述内涵丰富得多,意识流小说可以让这种心理描写随心所欲地在不同人物之间流转切换。读者不仅可以轻松地变换视角,甚至可以通过一个人物的内心活动了解其一生的经历。
52岁的达洛维夫人在筹备派对的过程中想起了18岁时的男闺蜜彼德和女闺蜜萨利,那时她还是未出嫁的克拉丽莎。那时的她常与彼德拌嘴,却是难得的知己;萨利带她认识外面的世界,而一个吻又能令她忘掉整个世界。然而她最终嫁给了达洛维,成为国会议员的夫人,两位闺蜜从此远离了她的生活。多年以后,这场派对又将他们重新聚到一起,却永远也找不回过去的那种感觉。记忆是最甜蜜的,也是永远的痛。
18岁我们曾经梦想成就的一番事业和婚姻,到50岁时回想起来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多么雄心勃勃啊,多么天真可笑啊,或者多么浪漫真诚啊,多么势利狭隘啊,不管用什么样的阴差阳错、世异时移作为理由,都无法完全解释我们用行动做出的选择。我们只会不断地对自己说,那个选择是对的,是对的......
18. 《浪漫主义艺术》
作者:大卫·布莱尼·布朗(英国);译者:马灿林;湖南美术出版社
浪漫主义是什么?书中并未给出明确的定义,有人甚至认为它是“不能被定义的”。“浪漫主义既不在于主题的选择,也不在于准确的真实,而在于感受方式”,因此我们无法脱离画家和创作背景,简单地通过笔法或风格就判断某幅画是或不是浪漫主义艺术。本书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通过讲述浪漫主义艺术诞生、发展、衰败,以及对后续艺术形式的影响,而让读者自己得出答案。
浪漫主义艺术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那段时期拿破仑从一个“恢复秩序和保卫革命理想的英雄”,演变为大独裁者,并将整个欧洲卷入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直至他的完全失败。浪漫主义正是“诞生于抗议和痛苦、社会或民族危机以及个人的心理创伤这些背景之下”,艺术家强调的是情感和个人主义。原先推崇理性、逻辑、和谐和匀称的新古典主义,此时愈发显得僵化与腐朽,不可避免地被浪漫主义所取代,法国的德拉克洛瓦、西班牙的戈雅、英国的特纳、德国的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成为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
与以往的艺术形式不同,自我流露才是浪漫主义艺术的核心特征。“此前的艺术家从未把自己这样强烈地放在作品体验的中心位置,从未有艺术家如此坚持个人诠释的独特性以及不惜一切代价将其表达出来的使命。”也正基于此,德拉克洛瓦笔下的英雄不是拿破仑,而是《自由引导人民》中半裸的妇女;戈雅关注的不是抵抗运动中的英勇行为,而是百姓所遭受的苦难;特纳用暴风雪和雪崩展现大自然的力量而衬托出人类的渺小;弗里德里希则用一望无际的风景和总是背对观众的人物表达内心的孤寂和人在自然面前的卑微。可以说,画家们画的每一个人物实际上都是他们自己。
19. 《柏林,亚历山大广场》
作者:阿尔弗雷德·德布林(德国);译者:罗炜;上海译文出版社
非常难啃的一部小说,本来意识流的东西就比较自我,再加上蒙太奇的写作手法,内容上极为跳跃。一会儿是故事进展,一会儿是人物内心;一会儿描述一个街头场景,一会儿记录一份官方通告;一会儿插入几句议论,一会儿又引用一段圣经故事。“特啦里,特啦啦”,当他不想细说时就用这些无意义的词汇代替,类似英语中的bla bla。
小说描写的是1928年柏林最底层的一群人:小偷、流氓、妓女、卖报的、倒腾小商品的,都出没于亚历山大广场附近。主人公弗兰茨因失手杀死妻子而入狱,出狱后本想规矩做人却因结识小偷流氓而误入歧途。当他想退出时被同伙残忍地推下汽车而失去右臂。妓女米泽喜欢他愿意养他,但他不甘心吃软饭,选择再次加入盗窃团伙,不料却因此害死了小米泽。
这是一出悲剧,不仅是弗兰茨的悲剧、米泽的悲剧,更是整个社会的悲剧,是江湖的必然。作者能将视线对准柏林这样一座繁华都市中最阴暗的角落,审视一些看似远离我们却无处不在的人物形象,是以一颗悲悯之心正视现实的勇敢表现,远远胜过那些只会粉饰富贵荣华的命题作文。
20. 《德国:一个国家的记忆》
作者:尼尔·麦格雷戈(英国);译者:博望;重庆大学出版社
古腾堡、里门施奈德、丢勒、马丁·路德、歌德、格林兄弟,迈森瓷器、啤酒与香肠、甲壳虫汽车,勃兰登堡门、瓦尔哈拉先贤殿、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国会大厦,这是一部以人、物或建筑为主题讲述的德国历史,或者说德意志民族发展历程中留下的最深刻的烙印。
中欧这片地区很长时间都是由许多相对独立的诸侯组成的松散联盟,可能也正因为此,这里的宗教和哲学思想才更活跃自由,就好像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诞生了诸子百家。最终是共同的语言将他们凝聚在一起,此外便是不断累积的关乎这个民族荣辱的记忆。
曾任大英博物馆馆长的英国人麦格雷戈似乎比德国人更能客观地讲述让人爱恨交织的德国历史,比如他在“失落的都城”这一章中讲述曾诞生过哲学家康德和艺术家珂勒惠支的东普鲁士首府柯尼斯堡如今已变成加里宁格勒。二战后德国失去了四分之一领土,超过一千二百万德国平民被驱离故土成为难民,德国人大多对此保持沉默而邻国人则说这是报应,作者在书中多次直面这一主题。还有关于集中营的解放,作者分析了战后东西德官方说法与做法的差异,东德不承认美军解放的事实,说“营区内的共产主义者自己解放了自己”;西德则将曾被关押在集中营里的部分共产主义者重又投进了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