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明朝那些事儿》

2024-11-25 08:15:09

《明朝那些事儿


作者:当年明月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时间:2011年12月1日

一、作者介绍

当年明月副研究员,明史学会会员,青年历史学者,畅销书作家,所著作品《明朝那些事儿》,为三十年来最畅销之史学读本,多次获得“新浪图书风云榜”最佳图书、当当网“终身五星级最佳图书”、“卓越亚马逊畅销书大奖”等荣誉,位列全国十大畅销书之一,2007—2008年度系列畅销书第一名,该系列作品已被译为日、韩、英等多国文字出版发行。

二、内容简介

《明朝那些事儿》写的是从明太祖朱元璋一直到明朝灭亡近三百年的历史。全书以明代历史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人物为纲,用小说的笔法,加之幽默风趣的语言,展示出了明朝十七个皇帝以及其他王公权贵和各种小人物的命运。

第一部《洪武大帝》,主要是讲朱元璋的发家史。从一个生于乱世之中背负着父母双亡的痛苦的小孩子,在没有背景、后台以及任何依靠的情况下,凭着自己的智慧与努力,最终成为君临天下的皇帝。尽管他后来干出了不少让我们觉着很混账的事情,可是人们又不得不佩服其胆识和魄力。

第二部《万国来朝》,是从朱棣夺位的“靖难之役”后幵始,一直到另外两位皇帝争夺皇位的“夺门之变”这其间的一系列事情。我们的永乐大帝如何挥军北上五征蒙古,郑和又是如何奉旨七下西洋,如何就幵始编修了《永乐大典》,“仁宣之治”是怎么回事,于谦又是如何在“京城保卫战”中力挽狂澜而挽救了明帝国,“夺门之变”又是怎么回事等等,都能在这一段中看到。

第三部《妖孽宫廷》,依旧接续上一部,从“夺门之变”后写起,明英宗杀害了曾救他于危难之际的大功臣于谦,在他病逝后,继位的是明宪宗与明孝宗。宪宗是英宗的长子,其继位初年为于谦平冤昭雪,并能够体察民情,励精图治。可是到了其在位末年,则沉溺于方术,终日在后宫享乐,并宠信宦官,使得奸侯当权,朝纲败坏。孝宗是宪宗的第三子,其在位期间,勤于朝政并励精图治,祛除宫内奸侯而任用了正直的贤臣,使得明朝再度出现中兴之盛世,史称“弘治中兴”。然而孝宗英年早逝,仅活了岁就驾鹤西去。后由其嫡长子朱厚照继位,这就是明武宗。《明朝那些事儿》中称这位是“明朝年来最能闹的一位皇帝”,总之他是一个争议性很大的人物。

第四部《粉饰太平》是从嘉靖继位开始的。嘉靖皇帝在继位之初,应该也是想有一番作为的。他革除先朝之腐朽的政治,使得朝政为之一新。他打击旧朝臣以及其他皇族势力,使皇权高度集中。同时还重视内阁的作用,注意抑制宦官的势力。不能说没有作为。只是好景不长,因为他后来过于迷信方士,尊尚道教,又一心修道求长生,因此不理朝政造成首辅严嵩专权20年,影响很坏。第五部《帝国飘摇》,在内容上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内争,其二是外战。内争部分写的主要是严嵩后徐阶、高拱和张居正三个实干家的政治举措,以及三者阴谋算计排除异己的种种行径。而外战部分写的主要是抗日援朝的战争,场面宏大,塑造出来的英雄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第六部《日落西山》,则主要讲述了由于晚明“三大案”而引发的党争。张居正去世后,万历皇帝有三十年的时间竟然都不上朝。后来东林党人发展壮大,为了把持朝政和齐、楚、浙三党明争暗斗,后来扶持明光、熹宗二帝即位,因而成功地掌握了政权。魏忠贤则利用熹宗的昏庸拉拢外戚与东林党展开对决。另外,努尔哈赤借机兴起统一后金,一介文人袁崇焕成长为边疆大将,最终将其击败。

第七部《大结局》主要是对这样一段历史进行了分析与梳理。对明朝最后的结局,以及各种人物,作者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评价。

三、推荐理由

《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凭借自己丰富的历史学知识,结合轻松流畅的笔法,写出了这么一部“好看”的历史书。之所以“好看”是因为它的与众不同,而之所以与众不同,则在于它独特的语言特色。其独特的语言特色,主要表现在通俗易懂、幽默、典雅与哲理四个方面。具体说来,作者通过各种词汇的运用,以及短句与散句相结合的方式,使得本书在语言上通俗易懂、自然流畅,由此即便是文化水不是很高的读者也能看懂,并从中受益。丰富的修辞手法,并将大众文化巧妙地嵌入其中,又使得本书幽默风趣。通俗与幽默并行的同时,本书也不失历史作品典雅的特征。文中脱口而出的成语、表精准的术语,文言词汇与句式的巧妙运用,再加上信手拈来的典故,匠心独运的对句,都体现出了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典雅的艺术特色。作者在运用各种手法,既精准流畅又不失幽默风趣地叙述历史事件的同时,也常常会有自己独到而深刻的思考。因此,读完以后掩卷沉思,还是会很有启示的。《明朝那些事儿》之所以体现出这样的语言特色,皆源于作者平日里在历史学上的积累与不懈地写作练习。

另外,最关键之处与作者看待历史的观念分不开。因为作者读过很多书,其中有不少带有很强的学究气,读后是有价值,然而看起来到底是费劲儿。于是作者便想要另辟蹊径,希望能够以一种独特有趣的方式去讲历史,这样可以使读者首先有兴趣去了解,能够更加容易地去了解。全书之所以呈现出这样一种特色,自然也是作者的初衷所在。当然,这也是现今文化氛围与商业因素的一种影响。毕竟生动有趣的故事要比严肃的说教好看得多。而新媒体的推动,可以让作者在第一时间看到读者的意见,听到读者的心声,也容易按照读者更欣赏的方式写作出读者更为欢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