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看不透这3点的女人,注定活不好这一生

2024-12-22 09:46:05


1824年7月,法国作家小仲马出生了。


此时,他的父亲大仲马已经是法国文坛的著名作家。


作为大仲马众多私生子中的其中一个,小仲马的童年活得格外惨淡。


从小和母亲挣扎于命运的泥泞中,这无疑使他比常人更清晰地感知底层生活的不公。


值得庆幸的是,他爱上了写作,并立志要成为像父亲那样伟大的作家。


若干年后,小仲马撰写的一部作品在法国戏剧舞台上大获成功,他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给父亲发了一封电报:


“第一天上演的盛况,足以令人误以为这是您的作品。”


大仲马则回复:“你就是我一生最杰出的作品。”


至此,小仲马才被父亲真正接受并引以为傲,此后他们齐肩并进,一度成为法国文学史上的“父子双雄”。


而这部改变小仲马命运的著作便是《茶花女》。



它是第一部引入到中国的西洋小说,同时它也成为世界歌剧舞台上长演不衰的经典曲目。


文学史上,《茶花女》是第一个以“交际花”为主角并歌颂她高尚爱情的故事,也是以小仲马的真实恋爱经历改编的小说。


他笔下的玛格丽特,为了挣脱命运的泥潭,努力追求爱情的故事令无数人动容。


玛格丽特原本灿烂的人生,只因看不透这三个道理,而逐渐迷失和陨落。


接纳真实的自己,才不惧怕孤独

女主人公玛格丽特出生于一户贫寒的农村家庭。


长相出众的她为了逃离生活的清苦,十五岁便独自一人到巴黎闯荡。


大都市的繁华让她很快陷入了对欲望的强烈渴求中。


凭借着姣好的面容,她跻身上流社会,成为男人们争相追捧的交际花。


为了得到物质带来的满足感,玛格丽特每天往返于不同的高档交际场所,结识高官达贵,接受他们丰厚的馈赠。


然而,在男人们的眼里,玛格丽特只不过是一个可供消遣的美丽女人,却从来没有人真正地关心和爱护过她。


对爱情怀抱美好向往的玛格丽特,内心里却是极其矛盾的。


她一边从心底厌恶这种无休止的虚情假意,一面又不得不接受他们物质和金钱的供养,来满足自己情感的空虚。


在物质与真爱无法兼得的痛苦中,玛格丽特彻底地放任自己。



长期沉沦于这种虚伪的交际中,使得她内心日益孤独。


她把每天的日程排得满满的,直到深夜才回家。


即使到了家里,她也从来不一个人独处,总是邀请众多朋友一起喝酒、聊天、嘻闹到凌晨。


直到她累得倒头都能睡着,才让朋友们各自散去,结束这漫长的一天。


最痛苦的迷失,是害怕面对真实的自己,更害怕孤独的降临。


玛格丽特终日奔波于这种无节制的生活节奏里,最终患上了严重的肺病。


身体的病痛使她不得不暂时放下这种奢靡的生活,选择去乡下养病。


在悠闲安静的乡下,玛格丽特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节奏,身体渐渐好转。


养病期间,她还结识了一个同样年纪的病重女孩。


女孩去世后,她的父亲老公爵出于对女儿的思念,以及对玛格丽特的同情,把她认作干女儿。


老公爵为她支付奢侈生活的所有费用,并偿还了她之前所欠下的债务,把她当女儿一样监管。


他希望玛格丽特能放弃从前那种不知节制的生活方式,开始新的生活。


一开始玛格丽特非常地感激并接受老公爵的资助。


但是一回到巴黎,她又忍不住将自己置身于纸醉金迷中。


玛格丽特为了满足物质的欲望,而隐藏内心的真实想法。


看似衣食无忧、奢靡富足的她,当孤独降临时,只能被困在痛苦的原地,迷失沉沦。


蒋勋曾说过: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原来孤独才是生命的常态。


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错拿欲望当作生活的全部。


再喧闹的生活,也要学会与孤独共处,接纳自我,展露真实的自己。


以利而聚的情谊,定会利尽而散

生活的剧情,总是在平淡中充满了转机。


百无聊赖中,玛格丽特与邻居普律当斯成了朋友。


与其说是朋友,不如说是一种互相的依赖。


玛格丽特不擅于处理人际琐事,普律当斯便成了她与其他人交往的中间人。


那些稍微有点钱财男人,只要给普律当斯一点好处,她便可以安排他们与玛格丽特见上一面,甚至可以带他们到玛格丽特的家里做客。


普律当斯还告诉玛格丽特不要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老公爵的身上,等他老去后,自己就没有了依托,还是要多给自己留点后路。


玛格丽特深以为普律当斯是关心自己,便将她视为唯一的朋友,或者说是精神力量的寄托。


当心有了寄托,钱财就变成了身外之物。


普律当斯开口向她借的东西,哪怕从来都是一借不还,玛格丽特还是会一如既往的答应,从不计较她的贪婪。


而对普律当斯而言,玛格丽特却是可以让她得到利益的金主。


普律当斯攀附在玛格丽特的高枝上,为她四处网罗富豪们的钱财。


同时,她还周旋于玛格丽特众多的追求者中,安抚他们被拒绝的心灵。目的只是为了自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利益。



普律当斯的自私怂恿和推崇,也是玛格丽特无法挣脱困境的原因之一。


当玛格丽特试图退身寻找真爱时,普律当斯因为担心自己再不能得利,常常动摇她的决心。


人们常说,患难才能见人心。


然而,每天围在这朵“交际花”身边的公爵、伯爵们,却在她肺病发作重病不起时,通通不见了踪影。


在这个时候,玛格丽特最需要的就是朋友的陪伴和安慰。


而普律当斯却绝情地远离了她,并为了讨好债主和下一个宿主,到处败坏玛格丽特的名声。


有一句话曾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玛格丽特高估了人性,她以为真心地付出就能得到同样的回报,结果被自己真心寄托的友情所伤。


现实生活里,因为利益而走到一起的情谊,终究会因利尽而各自散去。


真正值得相交的人,是困难时拉你一把的人,也是在你失意时安慰鼓励你的人。


孤注一掷的爱情,终究难以长久


玛格丽特常年辗转于虚情假意的交际中,已经对爱情不再抱有希望。


因此,她常常言辞犀利地戏弄那些死缠乱打的追求者们,好让他们知难而退。


阿尔芒先生也是她众多追求者中的一个。


阿尔芒通过普律当斯的引荐,得到深夜去玛格丽特家里作客的机会。


席间,玛格丽特突然咳嗽不止,她立马躲回了房间。


普律当斯却平淡地跟客人解释说:“没事,她可能是肺病又发作了。”


客人也就不再觉得奇怪。


甚至没人去关心她的病情如何。


只有阿尔芒追到卧室里,紧张地关心她的身体,并为她流下了担心的眼泪。


玛格丽特从来没有遇到过真正关心她的人。


面对阿尔芒与众不同的真心和关切,她很快被感到,并深深地爱上了阿尔芒。



爱情是最容易让人甘心付出的奇怪东西,尤其是渴望被爱的人。


为了让对方安心,玛格丽特痛下决心与其他的情人断绝了来往,包括一直供养她的老公爵。


这就意味着她再也不能从其他人那里获取钱财了。


玛格丽特长久以来对奢侈生活的依赖,使她已经无法再适应平淡和清苦。


她失去了经济支援后,为了不让阿尔芒为难,便偷偷地变卖自己的私有财产,用来维持两人共同的幸福和体面。


与此同时,阿尔芒的父亲得知儿子正与一个有污点的女人密切交往,他不远千里地来到巴黎对儿子进行劝诫。


但是最终他也没能说服阿尔芒离开玛格丽特。


于是,他便私下里找到了玛格丽特,并以儿子的名誉和女儿的幸福为由,苦苦请求玛格丽特放弃这段不般配的恋情。


善良的玛格丽特为了保全阿尔芒的名声和顾及他妹妹的婚姻幸福,只能忍着伤心与病痛离开了阿尔芒。


为了让阿尔芒彻底放下自己。


她重新回到巴黎的名流场上,假装再一次成为男人们唾手可得的风流女人。


面对玛格丽特的虚荣和背叛,不明就理的阿尔芒心生怨恨,继而对她百般羞辱和打击,最终玛格丽特在精神的折磨中一病不起。


有人说:“七分饱的爱情,才刚刚好,一生很短,别爱太满。”


茶花的花语是理想的爱。


过于天真的玛格丽特为了保全这份不被世俗接受的爱情,不惜断掉自己的后路,投入自己的全部身心。


没想到,她高尚的成全,最终等来的却是对方的报复。


为爱孤注一掷的人,只会在无谓的坚持中失去自我,也失去爱情。


只有懂得爱护自己的人,才能在爱与被爱中,既能享受真爱,也能全身而退。



人生本是一场戏剧,喜忧参半,各有对错。


就像玛格丽特行差踏错的一生,在物欲中迷失本心后,被孤独所裹挟,更被人性的恶意所伤。


幸运的是她遇上了心中理想的爱人。


但不幸的是,她又因孤注一掷的爱情而遍体鳞伤。


弗洛伊德说:


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回望玛格丽特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唯有认识和接纳真实的自己,在感情里进退有度,坚守自我,才能在一路的行进中拥抱美好的未来。


愿我们在人生苦短中,看透人生孤独的必然,也学会与世相安的坦然。


毕竟人生只有一次,活好这一生,才不会在未来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