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书籍推荐
  • 读后感

导航栏目

首页 书籍推荐 读后感
首页 > 读后感 >
  • 说岳全传读后感悟(读完三遍《说岳全传》,归来仍是少年)

    2024-07-30 14:30:51

    《说岳全传》是我喜欢的一篇章回体小说。由清代钱彩等著,可以说是我最早阅读的一部长篇小说。由此上溯至少年时代,记得接触此书是小学三年级。物质贫乏的年代,当时家中除了姐姐和我的课本外,几乎没有其他的可以阅读的书。长期在外工作的父亲回到家里,不知道从哪儿借来了一本小说,泛黄的书页,残破的封面,乍一看还以为

  • 英雄人物读后感怎样写(读《刘胡兰的故事》有感)

    2024-07-30 14:15:56

    这个暑假,我读了《刘胡兰的故事》这本书。这本书讲了刘胡兰的生平事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刘胡兰英勇就义时的情景。面对敌人的劝降,问讯,甚至威胁,她始终不动摇,昂首走向铡刀,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我从她身上看到的,不仅是英勇、顽强,更是她作为一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和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高风亮节

  •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解说(读后感:《心理学与生活》,构造社会现实)

    2024-07-30 14:00:59

    刚刚阅读完了《心理学与生活》中的相关内容:构造社会现实。作者表示:带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解释情境,从认知和情绪角度来表征事件,这就是构造社会现实的方式。协变原理指出,如果某个因素一旦出现就可以看到某个行为,该因素不出现就看不到这个行为,那么人们就会把该因素归结为该行为的原因。凯利指出,当人们试图解释

  • 读后感大全范文(读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

    2024-07-30 13:45:55

    人生五大问题读后感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读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生五大问题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人生五大问题读后感 篇1一杯茶,一盏灯,一轮皎洁的明月,把自己放在书的海洋,享受着一份难得的惬意。人生的美好莫过于读到一本

  • 《非常女生》读后感大全

    2024-07-30 13:30:48

    当我到图书角借书时,一眼就看到了这本书《非常女生》,我便向孙晟借了。《非常女生》这本书里有许多特别的女生:魅力女生冉东阳、双面女生莫欣儿、两个小魔女刘杨惠子和秦天月、侠义女生戴安、坚强女生梅小雅、八卦女生罗莉娜、胆小女生欧亚菲。  其中我觉得比较让人看不透的女生叫莫欣儿,表面上很幸福,因为他爸爸每天

  • 学会做一个落实型员工——《关键在于落实》读后感

    2024-07-30 13:16:02

    俗话说:“君子动口不动手”,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有了这句“古训”,真的让我们很多人习惯了“动口”,而不再愿意“动手”。要完成一件事情,你首先要有一个乐观的态度;然后是一个完美的计划;但是最终还是需要实实在在的去做,“动手”去做!没有这最关键的一步,再完美的计划也只是一纸空文,再理想的目标也不会实现,

  • 《沉思录》读后感

    2024-07-30 13:01:07

    在繁忙和喧嚣中,我找到了一本能够带给我深深思考的书——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这本书是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的内心独白,也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启示。读《沉思录》,我深深被其优雅的文字和深刻的思考所吸引。马可·奥勒留以他独特的视角,对人生、道德、自然和宇宙的思考让我重新审视

  • 梦想的力量读后感优秀范文(读《梦想的力量》有感)

    2024-07-30 12:45:53

    《梦想的力量》。从前有一个叫做小明的年轻人,他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小村庄里。小明的家庭条件十分艰苦,他的父母都是农民,每天辛勤劳作但收入微薄,无法满足家庭的基本需求。然而小明有一个远大的梦想,他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的命运,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他知道要实现梦想就必须努力学习获取知识,于是小明每天都

  •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星星之火 必将燎原)

    2024-07-30 12:30:54

    书籍封面 梁启超曾经说过“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辟出来之共业也。”这里所引用的“共业”源自佛家用语,在我看来,中华文化就像是一柄茶壶,每次泡茶之后,那壶的韵味、精气便进行一次淬炼,倒去其中的茶叶,看似壶内干干净净,实则将茶的精气蕴于壶内,再次泡茶之时,之前历次泡茶的香韵使得茶水更加醇厚,更添无穷回味。

  • 一问一世界读后感大全(读《一问一世界》有感)

    2024-07-30 12:16:07

    名人的出名在于什么?是在于它的名还是在于它的利,又或者两者都不是。说是纯粹的名或是纯粹的利都显得太苍白。在我看来,做名人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长长见识,无非就这样而已。这本书其中的精妙之处在于它是两个人所写,杨澜与朱冰。两个完全不同的视角,叙述两个完全不一样的看法。杨澜叙述更多的是她的采访对象,朱冰叙述

  • «
  • 1
  • 2
  • ...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
  • 113
  • 114
  •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好书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