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书籍推荐
  • 读后感

导航栏目

首页 书籍推荐 读后感
首页 > 读后感 >
  • 青春期的危机与文化——《萨摩亚人的成年》读后感

    2024-07-11 15:30:17

    青春期的危机与文化——《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读后感 范克欣 【导读】《萨摩亚人的成年》这部米德学术声誉的奠基之作,被译为数十种语言,畅销势头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至今不衰。在美国及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的男女青年在青春期经历的躁动、困惑和反抗等现象是不是人类所共有的?如果

  • 如何写读后感的步骤与方法(轻松写好“读后感”的4个步骤)

    2024-07-09 12:45:37

    没有人教你如何写读后感小时候有没有人教过你“读后感”的写法呢?笔者至今为止指导过4000多个孩子,问他们的时候,很多孩子都说“没教过我怎么写”。另外,在面向家长的演讲会上,我问了父母,他们和孩子们一样,大部分人都说“没学过”。“不教写作方法,却作为作业布置”——。仔细想想,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不知

  •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简短((精选3篇))

    2024-07-09 12:30:39

      最后一头战象读后感1  动物有感情吗?在我眼里它们只不过是会走会爬的生物罢了,可读过《最后一头战象》之后,我对此改变了看法。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对三种动物的描写向我们说明,动物也有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熊了。因为,里面说了:作者和别人去林子里观察发现了一只小熊崽,他们推测小

  • 《百万英镑》读后感

    2024-07-09 12:15:46

    读了《百万英镑》这本书,我懂得了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这钱却会让许多人对有钱人点头哈腰,他们为了这张英镑,拼命地拉拢故事的主人公——亨利·亚当斯,为了这张英镑,从对亨利傲慢无礼一下子转变为了对他点头哈腰,这种行为是非常可耻的。这个故事讲述了主人公无意中不小心漂泊到了伦敦,伦敦的两位富翁兄弟打了一个赌。

  • 二月兰简短读后感(二月兰的世界)

    2024-07-09 12:00:38

    二月兰,像个花朵们运动场上的健将运动员,从二月一直开到了四月底,还在灿烂地开放着。杏花桃花,连翘梨花丁香花,一一都凋谢了,可是,二月兰还在开着。现在,它又陪伴着山楂花、金银花、月季花,一路前行。二月兰,又叫诸葛菜。我知道诸葛菜,并不知道它叫二月兰。植物、动物的知识很丰富。有时候,我们还会因为植物的名

  • 西厢记读后感(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2024-07-09 11:45:35

    《西厢记》为王实甫所作,初读只觉晦涩难懂,复读却深觉感慨颇多,每每读至长亭送别,君瑞高中欲归家都泪眼低垂。我本是矫情之人,读完便更增添了许多矫情。今日写长亭送别,仅写个人情。为何有长亭送别?原是崔家不招白衣书生,为得这事儿,君瑞不得不别了莺莺进京赶考。一开始君瑞便只是游至蒲州,实际亦是要赶考的,只因

  • 温酒斩华雄读后感范文(温酒斩华雄的人生启发)

    2024-07-09 11:30:30

    东汉末年袁绍召集天下群雄讨伐董卓,兵临城下,不料董卓手下猛将连斩袁绍大军,逼迫无奈只能收兵换将应敌,袁绍大怒,慌忙之中急问,还有谁可以出城应敌,鸦雀无声,都沉默不语,这是刘备二弟关羽扶髯而出,这是刘备大惊,袁绍轻声问道,将军属于哪位诸侯帐下。未曾眯着眼的关公慢慢说道,刘玄德将军帐下弓箭手关羽,愿斩华

  •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题目(读欧也尼.葛朗台有感)

    2024-07-09 11:15:29

    读《欧也妮.葛朗台》有感在成长的记忆中,在文学作品中,在口耳相传中,葛朗台的故事似乎已成为大家耳熟能详、司空见惯的故事。他的作者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是一名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但在我的记忆中,《欧也妮.葛朗台》讲的是一个吝啬鬼的故事,但当我真正的去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认识到它不仅

  • 神秘岛读后感简短(《神秘岛》上有我的理想职场)

    2024-07-09 11:00:28

    我最理想的职场,是人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在一起,团队合作,分工明确,人尽其才,各司其职;甚至吹毛求疵一些,每个人的技能都是无可替代的,互无交集,但互为补集,所有人拼在一起,能构成一个全集,所向披靡,无往而不利。这种对职场的幻想,来自一部幻想小说——儒勒·凡尔纳的《神秘岛》。小时候,在方圆两公里容纳

  • 读后感作文怎么写?

    2024-07-09 10:45:31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写读后感的基本技巧(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

  • «
  • 1
  • 2
  • ...
  • 99
  • 100
  • 101
  • 102
  • 103
  • 104
  • 105
  • ...
  • 113
  • 114
  •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好书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