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读后感评语(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

2024-07-18 09:01:04


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在《城南旧事》开篇《冬阳 童年 骆驼队》的结尾,当代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写下写这本书的缘由。整本书中关于童年的回忆旧事,就此拉开了序幕。

80年代拍摄《城南旧事》这部电影的著名导演吴贻弓先生曾说,小说《城南旧事》整部小说充满了朴素、温馨的思想感情。它里边的沉沉相思、淡淡的哀愁打动了人心,因而当电影上映后,这种情感,同样打动了无数观众。



时隔多年,当我再翻阅起《城南旧事》时,也再次为英子的纯真、善良,及她身上的诸多闪光点所打动。虽然整部小说字数不多,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塑造也是简简单单,但它却戳痛了成年人的心。因为,在成年人的身上,我们所缺失的那些美好品格,不止是这些。

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相信,读完这部小说之后,你一定会得到精神上和心灵上的双重治愈,更能感受到阅读此书时,令人感动与温暖的地方。

写作背景

《城南旧事》中的英子,恰恰是个幸运儿,她用自己幸福童年治愈了整个人生,还治愈了无数的读者和观众。

整部小说,叙事背景上个世纪20年代,地点是作家林海音童年时的第二故乡老北京城南,以她在六七岁到十三岁时的家庭生活为背景,是一部自传体的短篇小说集。全书通过故事主人翁童年的林英子纯真的眼睛,分了五个小章节,慢慢地回忆了给她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人物和故事。

今天我将分别按照这五个章节的故事,在对故事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别解读林海音回忆中的童年和英子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塑造特色。

惠安馆:和人们眼里的疯子成为好朋友

在惠安馆的小故事里,英子认识了住在附近童年小伙伴妞儿、还有这一带的“女疯子”秀贞,并交代了秀贞和妞儿隐隐约约存在“母女”关系的可能。看似疯子的秀贞,让英子有了某种亲切感,当别的孩子都怕她的时候,英子却偷偷地背着父母和保姆宋妈,时常去惠安馆找秀贞拉家常。秀贞也把年仅六岁的英子当成了知心朋友,并给她讲了自己不幸的遭遇和故事。

因为秀贞与一名叫思康的北大学生私定终身,后思康回老家再也没有消息,后来产下女儿小桂子被父母扔到齐化门,被人捡走后,她变得失魂落魄,就被人们喊成疯子。


是懂非懂的英子,被秀贞的痴情故事所打动,不禁流出眼泪,像个小大人一样主动安慰秀贞,并对她说:“我喜欢你,秀贞。”秀贞告诉她小桂子的脖子上有块青色胎记,让英子帮她去找小桂子。后来,英子在她的小伙伴妞儿身上发现了这个胎记,并从妞儿口中得知逼迫她唱戏的父母,都不是亲生父母,还说他们在齐化门捡来的她,天资聪颖的英子联想到了宋妈无意间透露的秀贞的女儿,就是被丢到齐化门的事儿,还有她细心地发现,妞儿和秀贞的眼底下,都有两个泪坑儿。

于是,她趁着大人不注意,把妞儿带到秀贞跟前,最终使得母女两人相认。然而,令人心痛的是,倾盆大雨的夜里,秀贞带着妞儿逃离惠安馆,准备北上找妞儿的亲爹思康叔,不幸双双丧身于火车之下。

英子在经历这一场心痛的生死别离之后,整整昏迷了十多天,醒来后,父母为了她健康快乐成长,搬了新家。大病初愈的英子,不断地思念着妞儿、秀贞,仿佛懂得了别离。

在秀贞和妞儿死后,故事中的大人,没有同情怜悯这对可怜的母女,反而将秀贞当成差点拐走两个孩子的人贩子。年幼的英子心里的善良和纯真,却无意中更加凸显出来。她纯粹而勇敢,在别人欺负妞儿的时候,英子一次次仗义地呵护着可怜的妞儿,在别人都远离疯子秀贞时,她一次次走进秀贞的身边聆听她的悲惨故事,并同情安慰秀贞。

年仅六七岁的英子令人感动和惊讶,在她小小的身上,有着超乎大人想象的那份真挚和善良,聪慧和敏锐,富有同情心,不但懂事,还特别的胆大心细。这些闪亮的地方,恰恰是我们成年人逐渐丢失的珍贵东西。


我们去看海: 大人和英子眼里的好人与坏人

长大的英子开始读读了小学,喜欢上课本那篇《我们去看海》。在新家跟踢球的小伙伴赌气捡球,她在破旧的房子和草丛里发现了一个厚嘴唇的年青人,并大方地跟他聊起天来。在英子的眼里,她觉得这样一个大朋友,可以交一交,但她心里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后来,还在学校小学毕业典礼上,见到了这位大哥哥,然而,她无心的好奇,又去草堆里找了大哥哥,并跟他约好将来一起去看海。

就在最次的约定之后,走在路上的英子,与警察局的人在路上偶遇时,她把赃物给了警察,最终暴露了线索。这位厚嘴唇的大哥哥,最后被警察带走了。原来,他是个小偷。迫于供养学习成绩年年第一的弟弟读书,迫于家境贫寒,不得不走上偷窃的路。

年幼的英子躲在妈妈的背后,眼睁睁地看着大哥哥被警察带着手铐拖走。大人们告诉她,大哥哥是个窃贼,是个坏人。然而,英子非常抵触妈妈的说法,依然认为大哥哥是个好人,她要写一本书名字就叫”我们去看海“。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偷窃的人全部都是恶人和坏人。他们往往忽略了人性中那些最善良的东西,而没有任何缘由,只是根据个人的喜好和偏见,就评定了一个人。然而,在孩子的眼睛里,他们始终用天真无邪的心和善意对待每个人。这恰恰是我们需要从孩子身上,所要学习的宝贵地方。

兰姨娘:主动调和、解决父母之间的情感问题

渐渐长大的英子,慢慢地觉察到了父母之间因为一个名叫兰姨娘的外来女人,而发生着不悦的矛盾。懂事的英子,在暗中观察之后,敏感地感受到了母亲的痛苦和父亲出轨于兰姨娘的快乐笑脸,夹在父母两边的她,更不舍得母亲伤心。于是,趁着德先叔时常来家中的机会,人小鬼大的机灵,充当起来了兰姨娘和德先叔的红娘,最后成功把兰姨娘从父亲身边拉开。

在看到父亲的不舍、愤怒和伤心,兰姨娘和德先叔的开心辞别,母亲重新有了笑脸。就在兰姨娘和德先告别她们一家人时,哭笑不得的英子,得到了母亲的奖赏,但却开心不起来。因为,她第一次感受到了对父亲的同情和内疚。

这就是成长中的无奈。凡事似乎都是难以圆满,更难以得到皆大欢喜的结局。

年仅十岁的英子,能够站在母亲痛苦的角度,为母亲排忧解难,主动承担家中长女的责任,最终聪明巧妙地帮父母解决了感情中的隔阂,不得不令人读来称赞。


驴打滚儿:可怜的宋妈 失去一双儿女

宋妈是英子家请来的保姆,英子家境富裕,父母生的孩子较多,安分负责的宋妈,把英子和她的姊妹、弟弟看得比自己的儿女还要亲,对孩子们呵护疼爱有加。当然,英子的父母对待宋妈也是相当的厚待。然而,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在了宋妈身上。她的一对儿女,儿子落水溺亡,女儿被丈夫偷偷卖掉送人。得知真相的宋妈伤心至极,同情她的英子父母商议后,决定让宋妈回家生养新的生命,抚平宋妈内心的哀伤。


这时的英子在得知宋妈失去儿女,偷偷哭泣时,她主动去安慰宋妈,并陪着宋妈前往北京哈德门那儿寻找女儿。虽然女儿没有找到,但是父母和英子对宋妈的一片真情实意,却打动了宋妈和读者。宋妈拿了工钱后,坐着丈夫的驴子,与他们辞别回家生孩子去了。

这是天真烂漫的英子,第一次感到了别离的快乐和期盼。她的心情,就像片尾所写那样,”驴脖子上套了一串小铃铛,在雪后清新的空气里,响得真好听。”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就在英子十二岁国小毕业那年,父亲因为亲生弟弟被日本人杀害的事情,急得吐血而大病一场,不得不住院治疗。临近毕业时,大家唱起了李叔同那首《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大家在唱这首歌的时候,都哭了。

文中的“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做大人,常常有人要我做大人。”“这些人都随着我长大没了影子了。是跟着我失去的童年也一块儿失去了吗?”


就在英子只身一人独自跑到医院看望病重的父亲时,父亲告诉她,“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不久后的几天,父亲去世了。在得知年仅44岁的父亲离世的消息的那刻,英子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她没有痛哭,反而非常镇定、安静地说:“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

作为家里最年长的孩子,年仅十三岁的英子,从此明白了,未来她将要面临的一切,在母亲最无助的时候,表现出了长女的勇敢和担当。

易卜生说,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责任,有时与年龄无关,而是当不幸和痛苦来临的那一刻,我们能够学会坚强,勇敢面对,并担负起它。只有这样,才能更快速地成长,成熟起来。

总结

在跟大家解读作家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这部自传小说集后,我们对林英子这一主要人物形象有了较为深刻的认知和了解,作者通过童年时期的英子的眼睛,向读者展示了大人和她眼里对待人和事的不同观点。在还是孩子的英子眼里,看似疯癫的秀贞,被拐卖的妞儿,还有厚嘴唇的大哥哥是窃贼的事,及不幸失去儿女的宋妈,她都表现出了不同于同龄人的善良和纯真,总是富有同情心的主动去关心陌生人,安慰他们,理解他们,这些闪亮的优点,恰恰是成年人的我们身上逐渐丢失的,甚至早已缺失的宝贵东西。

小说之所以能够打动早已成年的我们,也正是林海音简单,真挚,淳朴的充满“京味儿”的文字,读起来更加亲切,熟悉。也让我们通过一个天真烂漫孩子的对生死别离懵懵懂懂的感受,体会到了成年人世界里充满的复杂情感,以及那些悲欢离合的淡淡忧伤。

特别是借助李叔同那首《送别》,将整部小说每一章节出现的别离情景,推向了新的情感共鸣的高峰。令人读完,久久难以平静。这种情感,就像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文字一样。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整部小说,看似淡淡的哀伤,淡淡的别离,实际上,依然是成长中难以抹去的忧伤。而我们的童年,及成年之后的各种别离的悲喜心情,也在不知不觉中,随着这部小说的结束,也跟着一起完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