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近代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造诣,是世界文坛公认的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最大领土的作家。
除了文学价值,鲁迅先生的作品还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横眉冷对,直言不讳,针砭时弊,一如他为人刚正不阿。
文章还是那篇文章,只是当年的小孩长大了
1919年12月,鲁迅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一路上他或许在回忆年幼时的美好时光,不知不觉已经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
这次回到乡间,幼年的伙伴、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
章闰水年纪刚过三十,已是满脸皱纹,形容憔悴,讲述了“农村做人总是难,一点东西拿出去,总是要捐三四回”的悲惨处境。
后来,鲁迅将这次回乡的经历,艺术地再现于小说《故乡》之中,并以章闰水为原型,塑造了闰土这个深刻隽永的人物形象。
初中课本上截取了其中一段,取名为《少年闰土》。初读时只感悟到闰土心中广袤无垠的快乐世界以及两个少年之间单纯无邪的友谊。
但再读,尤其是读完整篇故乡,心底却有一丝苦楚难以名状,那金黄色月光下守望着无垠瓜地的少年,那心底装着无穷无尽稀幻想的少年,最终还是没能逃脱被社会荼毒,被生活拖垮的命运。
少年时的闰土,是个阳光的少年
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初生牛犊的闰土心中没有阶级观念,他可以在乡村的田野里肆意狂奔,比从小被高大院门困住的鲁迅更见多识广,瓜田刺猹,海边拾贝,潮汛跳蛙。
脑子里有数不尽稀奇事的他在鲁迅眼中光芒万丈。甚至从小锦衣玉食的鲁迅会尊称为他为一声“闰土哥”,一只自由飞翔的小鸟是不会觉得自己不如被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的。
这就是少年意气,成年人被社会磨平棱角后,最怀念的东西。
所以,当闰土见到鲁迅的时候,没有工人见到老板的畏缩,也没有因为身份地位不同而自卑,反而把鲁迅当作朋友。
他很开心的跟鲁迅聊农村生活,捕鸟、看瓜、刺猹、捡贝壳,闰土说的兴高采烈,鲁迅听的津津有味,他们的关系在热烈升温。
二十多年过去了,早已是物是人非
他的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的通红。
当年月光下的刺猹少年已变成了中年大叔,他不再生气勃勃,变成了一个木讷呆滞的木偶人,他虽过的辛苦,可却也从不抱怨,只是一味沉默,一味地沉默。
少年闰土成了“懂规矩”的中年人,在旧交面前玩笑都不敢开,恭敬不算,说起少年事,还要为过去的玩闹道歉,何其悲哀?一句“那时是孩子,不懂事....”。
少年闰土或许也曾经疑惑过、嫌弃过父亲的点头哈腰,看不起周围庸碌的人,或许也想着成为一个英雄一样的人物,伫立于天地间,不像父亲一样活着,要用自己的力气给自己孩子一个幸福的成长环境。
闰土从不懒惰,也不嗜赌嗜酒他选择努力,却还是免不了成为像父亲一样的普通人。
这也像是我们面对社会的真实现状,屈从于环境,仿佛成了大多数人最终的归宿。
我们不是闰土,却活成了闰土
生活似乎是一个圆,我们总会成为自己最讨厌的样子,然后羡慕那时讨厌现在模样的我们。
北岛在他的《波兰来客》里有这样一段,他自述青春与现实,说“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这是一种落差,关于现实,关于理想。有多少人能活得和当初想的一模一样,人生又怎么会没有不顺心如意的时候。
改变!为时不晚!
不再执拗地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看清现实,接受自己的平凡,这就是成长。虽然一时痛苦,却更能让人看清前进的方向。
我们主动选择成为生活中的闰土,让后代不要活成自己的样子。
也许某天在午夜梦醒时分会想起被埋葬在床底下的英雄梦。打开它,抖落上面的灰尘看,它虽然破碎不堪,但依然在那里熠熠生辉。
读懂鲁迅或许是成年人的悲哀
鲁迅的一生写过很多篇杂文、散文和小说,《呐喊》是一本短篇小说集,里面包括了许多鲁迅十分有名的文章如:《孔乙己》、《故乡》、《一件小事》和《阿Q正传》等。
《呐喊》堪称是中国近代小说同类题材的总统山,而且通读下来看的时间不会很长,但留给我们思考的空间却非常多。
这种思考既可体现于深度,亦可体现于广度,当时那个剧烈冲突与动荡的年代是一方面,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来源,而更重要的是作者对于人心、人情、人性的洞察。
茅盾评价: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捷克斯洛伐克汉学家雅罗斯拉夫·普实克评价:《呐喊》为我打开了一条通向中国人内心的道路,打开了一条理解新的中国文学与文化的道路;因为读了《呐喊》,就使人体会到生活的悲剧是何等的相似,它与整个世界是不可分割的,紧密相连而处处相通。
如果说文化是人类的一份精神遗产,那么阅读则是开启这份遗产的金钥匙。
在这份美好的感情和灿烂文明的沃土上,优秀的文学名著传达着人类对生命、对历史、对未来的憧憬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