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读后感怎么写(观《十六年前的回忆》有感)

2024-07-08 07:15:43

听王崧舟老师上《十六年前的回忆》,感觉颇有收获,记录下来,希望今后的教学中也能用上。

收获一、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十六年前的回忆发生在1927年,作者写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十六年,那为什么作者记得那么清楚呢?发生了什么事?围绕1927年发生的大事,才知道当时共产党的形势严峻,李大钊面临危险的境地。了解发生这些事情的背景是什么?才能更好感悟人物性格特点。

收获二、提问完学生,可以通过复述,提问,强调等方式,让学生加深印象。

一般来说,提问完学生,评价,请下一个同学,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是王老师通过一次次复述,让学生多说,多想,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即使有同学答对了,也要多提问几个同学。我们平常教学中,要么是简单评价,要么一听到正确答案就结束了,这点值得我们学习,多几个同意词,多提问几个同学,在提问中了解学生情况,给学生表达的机会,这个路上很好么?

收获三、根据课后习题突破重难点。

最好的设计重点难点的方法就是看课后习题,不用什么太大的创新,先把课后习题解决,先让学生吃饱,学生学有余力,才能给他们加餐,这是基础,不能忽略。

收获四、朗读训练时,熟悉文本内容,加上理解,放合适的音乐伴奏。

朗读需要老师示范,引导学生,学生的情感,心理已经到了,顺水推舟,开始朗读训练,朗读方式不是一味的齐读,而是根据需要,师生对读,男女对读,甚至请一两个同学读对话,其他同学读旁白,只要你做有心人,就会发现,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是唯一的。

收获五、上好一节课,离不开各种准备。

有些老师,为什么我们觉得厉害,为什么感觉上课很轻松,因为他心里已经熟悉文本了,对文章的重难点已经特别理解了,他心里对教学已经胸有成竹了,他已经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体系,经过实践,已经被验证,那么,他上什么课,都是顺手拈来,毫不费劲,有的老师甚至可以用一辈子去准备好一节课,这样用心的老师,怎么会上不好课呢?

收获六、独特的语言魅力

王崧舟老师朗读课文的时候,把学生也带进课文的世界,课文里的喜怒哀乐牵引着学生,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文本内容,而且,每读一次,就有一次收获,就有一次进步。

学无止境,这只是我的一点点收获,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努力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