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书籍推荐
  • 读后感

导航栏目

首页 书籍推荐 读后感
首页 > 读后感 >
  • 长恨歌简短读后感(人生的悲剧在于性格使然)

    2024-08-01 09:01:01

    今天终于把《长恨歌》看完了,合上书本,书里的人物依然在我的脑海里不断的闪动和跳跃。 其实,这本书无非就讲了一个三角恋的故事。主人公王琪瑶从小就天生丽质,却总是想攀龙附凤,一步登天,从来不想着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双手创造自己的人生。而她的同学兼闺蜜蒋丽莉长相普通,却有着一颗多愁善感的柔软的心,一生都把感

  •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读《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有感)

    2024-08-01 08:45:47

    今天,通过听书的方式,又阅读了一部经典名著《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这部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惊险,凶险,精彩,悬念并存,同时具有科幻小说和探险小说及旅游小说的特征,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感染着读者,展现了苏格兰民族的精神。《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游船“邓肯号”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次偶然当

  • 鹿和狼的故事读后感(励志故事《狼和鹿》:人生路上需要“狼”)

    2024-08-01 08:30:59

    读励志故事《狼和鹿》:人生路上需要“狼”这是我今天听“同课异构课”时知道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生态平衡的故事。讲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听课中,我脑海中出现了一些胡思乱想。我想到了森里里需要狼来维持生态平衡

  • 漂亮朋友读后感(自爱,是女人最清醒的活法)

    2024-08-01 08:15:59

    法国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与契诃夫、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但是,他的长篇小说也毫不逊色。1885年,他出版了长篇小说《漂亮朋友》,几个月内再版30余次。赚得盆满钵满的莫泊桑专门买了一艘私人游艇来庆祝,并将其命名为“漂亮朋友号”。《漂亮朋友》成为他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巅峰之作。

  • 瑞恩的井读后感怎么写(从瑞恩的井,看目标感与精彩人生)

    2024-08-01 08:01:33

    瑞恩的井瑞恩·希里杰克(Ryan Hreljac)在他六岁时,随父母来到加拿大的肯普特维尔市小学,开始上一年级。当老师告诉瑞恩和他同学们,非洲儿童因无法获得足够干净的饮用水而面临死亡时,瑞恩便有了热切的想法:募集资金为非洲儿童修建水井。瑞恩把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和爸爸商量后对瑞恩说:“你可以做一些额

  • 悬梁刺股读后感怎么写(刻苦学习,奋发图强)

    2024-07-31 16:15:01

    战国时期,有个叫苏秦的人,他年轻时不爱学习,游手好闲。后来,他看到姐姐用织布机织锦,一幅锦缎织成需要几个月,而姐姐却每天坚持不懈地工作,从不间断。苏秦受到姐姐的启发,决心发奋学习。为了不让自己犯困,苏秦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头发用绳子绑在房梁上,如果打瞌睡,头就会被拉扯,疼痛难忍。他还准备了一根锥子,

  •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40字(生活可以平凡,但生命不可以平凡)

    2024-07-31 16:00:01

    生活可以平凡,但生命不可以平凡——《平凡的世界》读后感从古到今,人世间有过多少这样的阴差阳错,这类生活悲剧的演出,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个人的命运,而常常是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所造成的。纵观《平凡的世界》全书,字里行间流淌的全是浓浓的爱意,流露的是人民对土地的爱意,邻里之间的关心,这部小说真正的描绘了,中

  • 凡卡读后感评语(折射出二次工业革命之前,工徒制的残酷性)

    2024-07-31 15:45:10

    前言小学时期学过契诃夫《凡卡》的课文,他写了一封永远无法被收到的信,作者虽然取材于俄罗斯,但反映的却是整个欧洲在工业革命之前,手工业时期的工徒制度。凡卡信中写到如何被鞋匠殴打而工徒制度在中国也同样是有更加悠长的历史。课文中的凡卡便是鞋匠阿里亚希涅的学徒,才九岁,但能写信,为什么9岁就能写信?文章中也

  • 《生命流泪的样子》读后感

    2024-07-31 15:30:51

    一直以为世界上没什么可感动的,但看了伍美珍姐姐写的《生命流泪的样子》我被深深触动了,盛欣仪这个可爱的便利贴女生生活简简单单,在小姨家,妈妈身体状态突然不好,欣仪非常害怕,爸爸告诉她不要怕。性格软弱、心地善良的女生盛欣怡,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庭。但是,妈妈突然得了不治之症——癌症。这场飞来的横祸,使得

  • 我与地坛读后感ppt(读书分享会党课ppt)

    2024-07-31 15:15:56

    《我与地坛》是一篇长篇哲思抒情散文,中国当代作家史铁生著。这部作品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其前第一段和第二段被纳入教育出版社的高一教材中。是作者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晶。《我与地坛》集中思考和表达了“生命”的困难与意义,这是史铁生在漫长的艰难岁月里对生命再三再四

  • «
  • 1
  • 2
  • ...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
  • 113
  • 114
  •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好书网 琼ICP备2023010360号-13